【走讀城鄉】全台第一座公路博物館 ──幸福公路館

文/丹青  |2025.11.21
16觀看次
字級
中興號和國光號模型。圖/丹青
白米景觀橋藝術裝飾。圖/丹青
幸福公路館位於公路局所屬綠建築。圖/丹青
常設展展場。圖/丹青

文/丹青

上世紀五、六○年代,台灣經濟尚未起飛時,民眾最常搭的交通工具,就是公路局的客運,有一般客車、金馬號、金龍號、中興號與國光號等。若問搭什麼車,大家都習稱:「搭公路局。」彷彿公路局是一間客運公司,而不是一個政府部門。

現在交通部公路局的業務,主要包括監理業務、省道以下的公路工程建造和維護;客運服務則因拚不過野雞車的競爭,於一九七七年劃分成立民營的台灣汽車客運公司(簡稱台汽),只負責客運公司的行政管理業務。

政府遷台後,一九四六年成立「台灣省公路局」,負責管理公路運輸業務,並自同年接辦全省公路監理及公路開闢、維護等業務。組織上,歷經省政府交通廳、交通處,後因精省改隸交通部,成為「公路總局」,二○二三年又改為「交通部公路局」。

公路局成立時,原設於交通部台灣郵電管理局內;一九五八年,進駐忠孝西路原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台北支店(今國家攝影中心);二○一四年,公路總局搬遷至萬華新大樓,為一地上十二層、地下二層的鋼骨混泥土建築,並採用綠建築概念,置有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等節能設施。

新大樓啟用後,公路總局在一樓規畫了「局史文物館」,作為公路文化傳承、交流及創新為目標的專屬空間,即為「台灣公路博物館」之起源。二○一五年啟用時,另取名為「幸福公路館」,總面積約一百四十坪,分為常設展區、特展區及閱覽休憩區三大區域,收藏了公路局六十九年來的史料文物。

常設展區介紹早期的西螺大橋、中橫公路、麥帥公路,以及近期的東西向快速公路、公路客運民營化、車牌演進、公路防災與未來的生態公路、蘇花公路改善計畫等公路故事。特展區則不定期展出特定主題。

幸福公路館收藏文物,以公路局轄管業務所使用的工具、書籍及紙本資料為主,亦包括獎牌、電腦機具等,旨在記錄歷史演進相關物品,為台灣公路發展歷史留下珍貴紀錄。除各課室捐贈文物外,尚有各轄管機關移交及退休同仁之捐贈,包括工程儀器、標示牌、機關名銜牌與各種證照、旗幟、紀念徽章等,大大豐富了館內收藏。

幸福公路館充滿了昔日的生活回憶,除了西螺大橋、中部橫貫公路等早期建設以及童年搭乘過的各式客運,就連金馬號、金龍號的隨車服務小姐(其地位相當於現在的空姐),也能在這裡重現其丰采。

來到幸福公路館,欣賞館內收藏之餘,館外大廳亦有相關藝術裝飾及閱覽室,周遭也有庭園、公園與南萬華老街,是一處適合在假日走訪參觀的好地方。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