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春天插秧,現在正是要豐收的時候。由優人神鼓訓練出來的「青年優人」,他們見證在土地中成長的旱稻,也激發他們創作的熱心,即將在二十七至二十九日,在老泉山上,和大自然結合,演出他們的收割作品《手中田》。
優人神鼓藝術總監劉若瑀表示,三年前優人神鼓成立「青年優人」,並為他們量身打造新的訓練方法,五月在「優人神鼓山上劇場」種植台灣稀少的旱稻,三月播種,五月插秧,六、七月和成長中的秧苗一起唱歌、擊鼓、創作,《手中田》就是「青年優人」的創團作品。
劉若瑀指出,原本是土質堅硬貧瘠的觀眾席,加上雨水少,使旱稻需等到九、十月才可收割。年輕的一批優人,每天在山上劇場排練,看到山上的美麗蝴蝶,於是創作了「蝴蝶」的鼓曲和舞蹈;他們親身感受山上炙熱的太陽,眼見沒有雨水的旱稻,無法快速成長,而創作了「祈雨」的曲目。
創作「蝴蝶」鼓曲的青年優人羅振瑋表示,在山上大太陽下工作,他發現風的涼、樹的綠、自然的驚奇,坐在舞台上,額頭上的汗珠、天上盤旋的老鷹,林中飛舞著蝴蝶,田中搖曳的稻子,這樣一幅快活且富生命力的景象,就是曲子的靈感來源。
青年優人柯元富指出,創作曲目是磨練他們最大的耐心,因為問題不斷發生,慢慢堆疊出作品。鍾鎮陽說:「記得第一次插秧的時候飄著細雨,我佇立在田中央,仔細的感受雨的滋潤,樂曲《雷雨》由此而來。」
賴奕杉表示,鋤頭打到地上的石頭聲、頂著太陽揮著鐮刀、彎腰的身與稻子對話等,產生了作品《日正當中》。邱海棠則表示,看著團員創作,和他們一起討論、解決問題,建立彼此間最佳默契。
演出詳情請洽:(○二)二九三八八一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