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文教基金會暑假安排學生到海外做志願服務與國際交流,其中的馬來西亞學習服務團,由執行長凌健與明道中學老師,帶領三十三名要升高二的學生。只在國內擔任過課輔義工的魏瑜瑩,對於到海外授課和認識不同教學風氣、異地人情的旅遊感受最深,她說,最震撼的體驗莫過於「很多事都得靠臨機應變」。
禮堂分組教學
端出桌上遊戲
「什麼?外國人不能進小學教室?」明道中學的小老師到馬來西亞帶小朋友課輔,卻被臨時告知這種規定,雙方溝通後,選在大禮堂分組教學,每兩位義工帶十個小朋友,在密閉空間內,環境嘈雜得可怕,好在台灣學生夠精明,大聲嘶吼炒熱氣氛,桌上遊戲、比手畫腳等教學紛紛出籠。
因為在第一所小學有了教學經驗,所以到第二所就做得很順手,他們還連續帶了五十個小朋友上課,「現在想起來,還覺得我們很厲害,居然辦到了!我們帶給對方快樂,也讓自己學到東西。」雖然幾天下來,台灣學生使出各種本領應付突發狀況,累到一閉眼就能睡著,但還是認為這是個有趣的服務。
當地學生的熱情也很嚇人,魏瑜瑩說,一走進校園,他們就衝出來要握手、簽名,踏入華語中學教室時,學生更群起尖叫。不只要帶小學課輔,他們也被基金會安排參與國際學校交流,每人都有各自的學伴,「我們要離開當地中學,前往麻六甲參訪,學伴居然衝上遊覽車唱歡送歌,還有人跑到麻六甲陪我們。」她說。
臨時告知拔河
硬著頭皮上場
讓明道學生驚喜連連的不只是當地人的熱情,學校交流前,又臨時說要表演唱歌;當地中學慶祝九十七周年時,也被告知要做壓軸演出;參加運動會,原本只是當觀眾加油喝采,卻被突如其來的廣播嚇著:「來自台灣的明道中學學生也要參加拔河比賽,熱烈歡迎他們。」被趕鴨子上架的學生,只能硬著頭皮上場。
隔天一早醒來,老師說:「要去健行喔!」雖然很累,但想想只是簡單的健行,就立刻趕走瞌睡蟲,換上運動服出發。「結果咧,從健行變爬山、再變登山,累死人了!」不過,克服這麼高的山後,他們也才發現,根本沒有以前想像的難,在台灣只拚命讀書,不會做這麼累的事,現在「被騙」完成,忽然覺得很有成就感。
看見清晨山上的旭日和呼吸著清爽的空氣,是這群每天埋首書堆中的小孩難以體會的。
爬完山,他們又臨時被告知要表演,魏瑜瑩說:「以前不懂出國比賽有什麼好光榮的,現在才知道,一個團隊出去,表演得好,大家一起光榮,相反的,就一起丟臉,且出國如果不用心、不認真,更丟台灣人的臉,好在我們表演得好,很得意!」
上課中可休息
學習時間彈性
而當地上課的模式也很吸引明道學生,例如上課中可以休息、跑來跑去,還有數學老師說:「今天只教三題,教完就休息。」華文老師更說:「今天討論抽菸的議題。」然後播放網路上改編戒菸的歌曲,上課就是這麼有彈性。魏瑜瑩認為,台灣重視升學率,每天考試、承受的壓力大,雖然台灣學生到國外就變「天才」,尤其是數理比賽幾乎都拿冠軍,但應該能走向更平衡的發展。
比較國、內外的課輔志願服務,魏瑜瑩感嘆地說:「我真是個幸運兒,能夠參加這樣的服務;這個回憶將永遠以彩色的模式留在我心中。」不論什麼場地的志願服務,義工收穫都是滿載的;雖然最初他們是因為「國際義工」聽起來很酷才加入,但回國後也體會到,只要是志願服務都很不容易。義工,真的很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