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好文章能感動人,而做義工的過程就像好文章。」一個由大學生獨力發起、在facebook上組織的「志工點燈粉絲團」,創造了備受矚目的公益平台。剛要升大四的鍾政宏,經歷家庭變故,因單親、負債與窮苦受歧視,在某些原因下,不能申請低收入戶資格,卻因一部電影激勵,奮發向上,進而發現自己是幸運的,從此改變人生,為大眾付出。
粉絲團獨特之處在於,成立動機有擊倒「溫室裡的義工」的意味。鍾政宏發現很多義工忘了自身價值和應有態度,認為應該在服務中學習,卻忽略弱勢孩子的想法,造成更多傷害;他又由於歷經慘痛環境,因此更能深刻創作,在拿下不少文學獎項後,他決定用文字感動社會、賺錢改善環境,然後一步步凝聚力量,從南到北聲援需要幫助的弱勢與NPO。

本周公益版,就是說他的故事。
圖/鍾政宏提供東海大學資管系四年級的鍾政宏,上個月中成立了在facebook「以傳遞公益文章為主的粉絲團」,希望用自身經歷:因家處弱勢從小備嘗辛酸和做義工的心得,先感動社會,再推廣志願服務,讓義工彼此交流、分享撼動內心深處的體會。
整合平台 從小地方著手
八八風災雖然在當時召集了一股力量,但力量卻沒得到後續整合,這也是粉絲團成立的動力之一,藉由平台整合,南征北討,從任何需要幫助的小地方先做起。為了推廣服務善念,就算鍾政宏家境堪憐,還是願意請所有認同理念、一起當義工的朋友吃飯,他說:「關懷被社會遺忘的人,不會沒有好處。」
懂得付出 窮比富更幸福
網路上拋出的第一篇文章就強烈地把公益與弱勢的精神渲染出去,一篇他在國中三年級,閱讀過的小故事,感動至今,也感動閱讀過這篇文章的人,故事大致如下:
為何出生貧困的人就比別人悲苦?每個人幸福的定義又在那?有時候我覺得窮人反而比有錢人幸福多了。有個朋友兼差的工作剛被辭退,再也不能為家中的食物儲藏室貢獻,唯一收入,只能靠母親縫製衣服勉強過活,但母親卻病了好幾周,沒有辦法工作。
在他們無力繳付電費時,電力公司切斷電源,接著是瓦斯公司關掉瓦斯,然後是自來水公司;櫥櫃空無一物,幸好他們還有菜園,能在後院生火煮些蔬菜。某天小妹放學,興沖沖地跑回家說:「我們明天要帶東西去學校捐給窮人。」
母親脫口:「我不知道還會有誰比我們窮。」和他們住在一起的外祖母立即抓住她的手制止她說下去,反而說:「別這樣,如果妳讓小孩產生她是『窮人』的念頭,那麼她的一生都會是個『窮人』。」於是祖母找出一些衛生紙和一小段粉紅絲帶,包裝他們最後的一罐果醬,小妹光榮地帶著「捐給窮人的禮物」蹦蹦跳跳去上學。
這件事情過後,社區每有問題發生,小妹總是自然而然地認為她有義務加以化解。
鍾政宏說,其實,許多服務團體不是因為對象是「弱勢」才去關愛的,協助只是希望他們不要產生自己是弱勢的概念,希望粉絲團,能帶給他們做義工的歡笑,讓他們成為快樂的種子;如果大家都能給予溫暖,他們就會有溫暖,因此,點燈的精神是「散播種子,讓希望萌芽,如同蒲公英般的飛到每個角落。」
行善日記 透過故事傳愛
粉絲團流傳「服務的日記」,告訴大家:這世界需要您的雙手來溫暖,「從動物、孩子、弱勢到老人,這個世界充滿許多的不公平,但也正需要大眾的幫忙才能讓愛走動。」成立粉絲團後,他曾服務進過觀護所、行為偏差的孩子,有很深刻的體會,所以希望能透過這樣的故事影響每個粉絲,讓大家「幫助弱勢」,並「幫助義工找到自己存在的真實價值」。
幫助弱勢很簡單,讓他們不要覺得自己是弱勢;幫助義工也很簡單,只要讓他們覺得他們在台灣是很有價值的,「我相信這樣子社會會溫暖起來,這也是草創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