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接受優人神鼓訓練的第一屆景文表演藝術班學生,為了展現優人神鼓山上劇場三年學習成果,他們嘗試種旱稻的精神,親手播種、育苗、插秧、種稻的體驗,集體創作《手中田》,並於昨日成立「青年優人」團。
優人神鼓藝術總監劉若瑀指出,「青年優人」團將以「道藝合一」、「三力整合」、「東西交融」為內涵的優人神鼓表演訓練,啟發這些孩子們從「覺知自己」開始,未來將由他們自己創作,展現年輕人特有的風格,透過演出,獲得成就感、建立自信心,培養豐富的舞台經驗。
劉若瑀表示,一九九六年優人神鼓成立時,團員們在老泉山上種樹和種花,現在樹己長大,所以優劇場的團員都和大自然特別有感情,如今,大家都在講環保、救地球,更應讓年輕一輩親近土地,親身體驗盤中飧,粒粒皆辛苦。優人團員上新竹山上找到泰雅族阿媽,拿了些旱地種子,到老泉山上種植。
參與種旱稻的陳紫綸表示,腳趾間的細草、泥巴,這一切像分大禮,成全我們的田。羅振瑋說:「頂著陽光與堅頑的土石對抗,一陣微風吹來,有種單純的快樂。」。林宛儒指出,親近大自然,從最自然的方式了解,用最純樸的方式開始,找到了生活中最真的寧靜。
陳淨表示,原以為自然農法是直接將種籽撒在土地。然而旱稻和水稻很不一樣的,水稻有冰涼的水灌溉,還有好軟的泥土,然旱稻就是乾巴巴的。種田就是親近土地的一種方法,工作時赤足,踏實的踩著大地。
青年優人創團的學員們在「優人神鼓山上劇場」,種植台灣稀少的旱稻,並以自然農法,在彎腰播種、腳踏實地中,學習大地的智慧:三月播種,五月插秧,六月、七月和成長中的秧苗一起唱歌、擊鼓、創作,八月將收割作品《手中田》,於八月二十七至二十九日正式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