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袪除野心貪欲 重視品格教養

 |2006.06.10
658觀看次
字級

六月是各級學校畢業生離校的季節,儀式典禮,師長勸勉,生徒致謝,感傷與歡樂之情交織,與往昔無異;但是和過去較不同的是,在各大學的畢業典禮節目中,少了總統或大官的訓話;讓人感受到政治的現實面,也應該慶幸,回歸到原來教育的本意。

一向為各界矚目的台灣大學畢業典禮,過去是總統親臨,達官畢至,財團領袖,躬臨盛會,致詞訓勉;但是今年卻出人意外的邀請德行人品廣為人所尊敬的宗教家、法鼓山聖嚴法師出席盛典,並發表演說。

聖嚴法師期勉學生要建立正確的價值觀,確定人生的大方向、大目的,但是這個大目的,並不是要立志當大總統、做大企業家,成為大人物或賺大錢;而是存好心善念,袪除私心,服務公眾,絕不做損人利己之事,使自己成為一個「人品健康」,對他人有用,受人尊重的人。他說:「終身受用的最大財富,是完善的人品;有這樣的人品,才能讓與自己相關的人,過得平安、幸福、快樂、健康。」

今年在台灣大學畢業典禮中,聖嚴法師會把人的品格做為主題,且被媒體廣為報導,其主要原因在於,總統府親信佞幸和總統家族與外戚僕從,長久以來賣官鬻爵、炒股收賂、貪腐無能,以權謀私,置國計民生於不顧,諸般違法亂紀的敗德行為逐漸曝光,引起民怨公憤所致。

普受公眾信賴的醫學教育家黃崑巖教授日前發表了一篇擲地有聲的文章;他將這沸沸揚揚的敗德惡行之所以發生,而且竟然是發生在當前最具權利的第一家庭,歸究其原因只有「欠缺教養」一語。

談到教養,就不能不提到德國柏林大學的創辦人洪保德(Wilhelm von. Humboldt)這位極端重視教養的大師。依他的看法:「教養是值得我們傾盡心力追求具備在身的無價資產,是精神內涵最高的境界。」追求的自然結果,是個人的提升,個人的提升,會導致社會的優質化。

教養和教育程度並不一定相關,出身名校擁有高級學位而欠缺教養的人所在多有。教養是一種內在自我教育,正如聖嚴法師在台大畢業典禮中語重心長的話語,要為自己的人生樹立一個大目標,追求生命更深一層的意義,自重尊人,竭盡己力,服務人群,關愛眾生,務求精進使自己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一員。

回憶二○○○年總統大選競選活動期間,在候選人辯論會中,提問人黃崑巖教授向兩位候選人連戰與陳水扁問:「何謂教養?」問得兩位候選人瞠目結舌,根本不解其意。參選總統是要競爭領袖群倫,為人楷模的元首職位,而不知教養為何物,豈不令人錯愕。而今台灣第一家庭及其佞幸之所為,應早誰意料之中。

從今年大學畢業典禮的改變,可以看出敗德惡行之為人所不恥;我們深切盼望大家記取台灣第一家庭及其佞幸給我們的教訓;更忠告領袖人物請記取邱吉爾的名言:「不從歷史學習的人,注定重犯過去的錯誤。」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