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台中縣多位輔導老師發現,這兩年罹患「拒學症」孩子個案暴增,而且不單是剛入學的小一生,有在學校已待了一段時間的中、高年級生或高中生也發病,讓老師、家長很頭痛!
拒學孩子增多,多名輔導老師認為與社會環境變遷、家庭功能改變有關;現在多半是雙薪家庭,父母工作壓力大、情緒不穩,易影響到孩子,讓小孩沒有安全感,表現在行為上就會很「黏」,害怕與家人分離;有的父母分隔兩地,或感情不睦,更讓孩子害怕,直接影響學習情緒。
豐原地區某學校就曾發生一名小五學生突然鬧拒學,一到上學時間就頭痛、腹痛,找遍各種理由不進校門,老師深入探究原因才知他害怕父母分離,藉由吵鬧引起注意,也讓父母無暇處理離婚事宜。
署立豐原醫院兒童臨床心理師陳怡如說,除了孩子先天個性或氣質敏感,無法獨立引發心因性拒學;有一種是父母望子成龍,過早要求幼兒坐在教室中學習,引發「揠苗助長」效應,厭惡學習而拒學,這種情況尤以男童更明顯。
另一種是家裡營造太舒適的「拒學環境」,陳怡如說,她碰過一個高二的「超高齡」拒學個案,這名高中生一開始是開刀沒上學,家人讓他在家休息,他關在房內上網、打電腦,沉迷其中,復原後竟然每到要上學時間就說「傷口很痛」,但檢查又沒事,經剖析心理就是離開課程太久,人又有「好逸惡勞」劣根性,使學生自然逃避枯燥的上課,生理狀況自然出現疼痛,選擇留在家「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