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華 攝影/邱麗玥
「遇茶喫茶,遇飯喫飯」,「如人飲茶,濃淡自別」在禪宗的叢林建築中,多會設置「茶堂」以招呼來訪的行者或遊客。現代街市設置茶堂是做買賣,用茶與人結緣,草堂主人莫不通曉,生命本身是很單調的,懂得品味的人必將茶香包進人情滋味。
靜巷中的「水月草堂」把時尚態度融入品茶美學,讓喝茶成為一種自在,細節十足但態度瀟灑,為賓客去蕪存菁,呈現極簡的品茶美學。草堂內常年掛上藝術界的百歲人瑞郎靜山反白的實物攝影,構築出無景深的,黑白的畫面,自稚氣中尋找現代人的靈魂。來這兒品茶,也可賞玩傳統的詩情與人文,以樹木、枝葉的輪廓引發詩情的想像。
石碇鄉「文山草堂」是書法家蘇信和、吳梵慈所開,居高臨下,以環狀角度,遍覽石碇群山,讓人在翠綠景致中,談天說地,氣氛絕佳。走進草堂,映入眼簾的是蘇信和的作品唐三藏取經及西方三聖等銅雕。
石碇鄉多雲景,常有雲霧低空而過,秋冬雨天,更可遠眺雲瀑自群山而下,蔚為壯觀。草堂裝置樸實,綠色盎然,微風吹來,居坐其中相當愜意;近來自行車風行,常有自行車族慕名而來,當作休憩的中繼站。精心調製的蔬食套餐清淡高雅,香椿麵包、香椿豆腐,香味四溢,讓人食指大動;主菜以紅麴飯搭配磨菇、珊瑚菇、白蘿蔔、胡蘿蔔、金針菇素炒的鮮菜,另配上南瓜鬆、大黑豆,營養豐富,令人飽足。
石磨、水缸等早期農業時代的物品,在台中「無為草堂」處處可見,這座隱於鬧市的庭園,是亞都麗緻集團總裁嚴長壽的口袋景點,綠池、錦鯉、書畫,讓人心靈沈澱。在這裡喝烏龍茶,更得等待,泉水煮沸後稍等降溫,再徐徐注入茶壺中,茶葉得醒,茶杯得溫,品茶的心情也得慢下來,才能喝出茶的好滋味。
芋籤粿用的是有名的大甲芋頭,讓茶點多樣化。茶館裡有專員以中、日、英文講解泡茶特點,特別吸引人就是「姑婆芋」栽植於水邊,土壤濕氣重、養分高,竟長到兩個人的高度(約三公尺),寬闊的葉片有如小船般,讓人嘖嘖稱奇。
台中神岡鄉「白玉草堂」歐式素食簡餐遠近馳名,焗烤,杏鮑菇、迷迭香、猴頭菇、乳酪焗飯麵,讓人看了食指大動。香椿炒飯是招牌,自製香椿醬,散發出異香。吃飯前互道「請慢用」,不是客套話,細嚼慢嚥有助健康,更能細品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