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有位愛說故事的媽媽,李苑芳從小耳濡目染之下,血液中也流著愛說故事的細胞,為了推動說故事閱讀教育,她不但創辦了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同時也成立貓頭鷹專業兒童圖書館。
李苑芳回憶起童年時光,她說:「小時候,識字雖不多,但喜歡翻書,家人也不在乎我可以從書上看懂什麼,讓我無形中培養出喜愛閱讀的習慣;小學時,受到爺爺及當時每天為我們朗讀文章,目前也在推動閱讀教育的陳巧雲老師影響,也開啟了我日後以說故事的方式推動閱讀的志向。」
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成立後,李苑芳帶領一群義工,積極到少年觀護所、少年輔育院、教養院等地推動朗讀,她相信,透過朗讀可以培養兒童閱讀的興趣,而「閱讀」正是協助弱勢兒童脫困的最佳途徑。
李苑芳也感慨的表示,目前台灣的讀書會雖如雨後春筍般成立,但學生的閱讀習慣卻沒有獲得顯著改善,主要原因在於「我們都在逆向操作,讓閱讀變得很無趣。」總希望讀者能從書中學習到什麼?目的性太強,反而使學生的學習受限。
近年,李苑芳更積極推動青少年視聽覺教育,經由聲音傳遞,瞭解文字所要表達的意涵,再透過想像在腦海中產生畫面。朗讀的好處是,可以幫助不識字、對文字認知有限、無閱讀習慣者,對文字產生興趣,同時培養專注、喜愛閱讀的能力;李苑芳認為,只要閱讀量大,就能讓文字形成畫面,因此,她從來不問學生看懂什麼?而是在學生看完書後給予鼓勵。」
「當我遇挫折、困難時,書是支持我的力量,帶領我走出困境」協會成立之初,李苑芳曾因付不出房租而想打退堂鼓,所幸兩年前在南投承遠寺住持俊仁法師、慈寬法師的協助下,不僅無條件提供場地,更關心協會的推展狀況,並給予小額贊助;此外,台北快樂扶輪社、國際扶輪三四八○地區、聯合勸募,也適時給予協助,使得協會的運作可以持續進行。
「我是以故事便當來餵養兒童的心靈。」對李苑芳來說,她不僅以說故事餵養兒童的心靈,也豐富了自己的內心世界;對於閱讀,她更對自己許下了「我會繼續讀書,一直讀到眼睛看不見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