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線協會因為過年傾訴的個案激增,甚至有刻意搗亂的電話,讓志工不停歇的奉獻,他們不怨恨,因為協會的精神是:「不放棄每個人,即使他是來『亂』的。」
有人說,刻意打電話搗亂的人,在過年前後倍增,台北縣生命線協會主任楊曉青卻說:「天天都有搗亂的人。」不過她義正嚴詞地說,所有受過訓的志工和教師都知道該用什麼態度包容對方,她強調:「我們不要協談志工聆聽對方口不擇言的內容,而是思考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背後想傳遞的訊息又是什麼?」
楊曉青說,最近有一個案例,連續兩年,三不五時就打來謾罵,罵完即掛斷,過年期間一位資深志工督導剛好接到他的電話,一反常態的,在他罵完的空檔,問他:「發洩完心情有比較舒坦嗎?」對方卻反問:「妳怎麼不回罵我?」督導非但不罵他,還希望他把憤恨的原因講出來,解開長期束縛在心中的仇恨。
原來十多年前,這位先生因為家暴,對妻子動粗,後來離婚了,他也因故入獄,出獄後偶然翻著妻子過去的日記,發現協助妻子離開自己的始作俑者竟是生命線,他不思反省,還把協會當成了仇恨對象,可是在督導多日來的輔導後,他不怨懟了,躍身成為協會服務的對象,義工助人的熱情也因少了被罵而回溫。
楊曉青表示,某些縣市的協會設有電腦過濾系統,會將曾經打來辱罵、性騷擾的民眾貼上標籤,再次打去會轉給專人處理,並被告知:「生命線的時間將留給有需要的人。」不過她認為,製造麻煩的人不打情色電話,卻來生命線搗亂,或許是有經濟困難、失業、家暴、人際低落等狀況,他們才是社會中的最弱勢。
「各方面都弱,才不得不透過激烈的方式求救,身為協談志工,更該聽見他們的需要。」楊曉青說,只有了解最弱勢的族群處境,讓志工做最貼心的朋友,他們才能看見希望,社會也不致於更加混亂;她還說:「背後有心結卡住,就等同弱勢,我們該負起守護的責任。」
台北縣國際生命線協會將於三月七日起舉辦「一九九五電話協談專線志工培訓」,報名專線:(○二)八九六七五五九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