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夫人周美青在《親子天下》雜誌中,透露將推廣「重拾書法教育」。周美青說:「書法藝術也許是我們最具優勢、最需要關注,最值得向國際社會推展、更是責無旁貸的文創產業。」
周美青日前參觀董陽孜書法展,憂心忡忡的發現近年來日本、韓國,甚至一些歐美國家都在研習書法藝術;唯獨我們自己對於老祖宗的文化遺產未予以適當的重視,也許再過幾年,書法就像端午龍舟一樣,變成韓國所宣稱的文化產物,與其屆時亡羊補牢,禮失而求諸野,不如即早未雨綢繆。
馬英九總統立即做出了回應,前天在「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上表示,正體漢字是目前保存最優美、歷史最悠久的文字。推動正體漢字不是與簡體字的政治鬥爭,而是中華文化本位主義。他也感嘆,現在的小學生比起過去學生少練書法,這是種警訊,所以希望教育部未來能加強書法教育。
以前的國中小教育課程,都有毛筆寫字課,而且寫作文與週記也都要用毛筆寫,那個時代也是升學主義掛帥,卻能堅守毛筆陣容。現在的學生不寫書法久矣,加上現在小朋友天天流連電腦,使致拿筆寫字錯誤百出,甚至如何握筆姿勢都千奇百怪。
識字練字只是寫書法的初步功效,國科會研究計畫證明寫書法有益身體與心性。研究者在寫字者身上裝上各種生理變化測量儀器,發現當受試者開始寫書法時,所有的心理跡象都變得正向良好。所以周美青要推廣「重拾書法教育」,強調這幾年大家都在談教養,雖然書法和個人品格沒有絕對的關係,但是練字多少也可以訓練孩子的定性、耐性及專注力,這對孩子心性的陶冶、氣質的培養和做學問與做事的態度,都有助益。所謂「心正則筆正」,過去如果多重視一點書法教育,現在社會上也許就會少一點暴戾之氣,激情犯罪和家暴問題或許也不會這樣嚴重。
這正是對教育部的醍醐灌頂,教育部煞費苦心的設計「品格教育」,呼籲提升教養,結果設計一些表面功夫的作法,引發各界揶揄,何不加強書法教育?尤其中文是全世界結構最美的文字,透過書法才能讓下一代從一筆一畫中,領略中文之美;從一勾一勒中,沉醉文化藝術,然後從文字結構的藝術性、濃淡轉折的哲理性、文化精髓的傳承性、章法勻稱的和諧中,讓自己的精神與筆峰相呼應,建立起全人的完整性格。
筆耕不輟的星雲大師正在舉行「一筆字」書法展,大師因為視力不好,無法讀書看報,因此拾筆練習寫書法,由於看不清楚,若一筆寫不完,第二筆要下在哪裡,就不知道要從什麼地方開始,因此憑著心裡的衡量,不管要寫的這句話有多少個字,都要一筆完成,八十三歲的人奇蹟的練就了「一筆字」的功夫。大師說:「我的字不好看,但我希望大眾能從字裡,看到我的慈悲心,以及自己的心。」書法的精髓全在這段話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