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籍山東的韓家寰一歲時罹患小兒麻痺,右腿不良於行,終身須與柺杖為伍,但身體的殘疾,卻堅定了他凡事排除萬難的決心和毅力。
他在台灣政大商學系畢業後留學美國,並拿到芝加哥大學企管碩士的學位,回國後加入家族食品事業,三十五歲那年接掌大成集團總經理,並致力做「雞的代言人」,一心一意要藉大成集團提升台灣農畜業的水準,變成亞太地區最具規模的禽肉公司。
大成食品在一九九○年赴大陸投資,選擇大陸糧食主要產地東北為基地,生產飼料,布局出一條龍的產業垂直整合模式。從飼養的種雞生蛋,孵出小雞,小雞委由契作養雞戶代養,大成提供自家的飼料、等小雞養大後,再由大成接手。
韓家寰把平準法利用到和養雞戶的關係上,大成給予這些養雞戶,保障每公斤雞肉人民幣一元到一‧五元的利益,即使市場跌價也照約定價收購,如此既鞏固一萬戶養雞戶,成為大陸的養雞大王,又和銀行取得合作,對養雞戶低利貸款,讓大成的規模愈來愈大。
韓家寰在進入SEE之前,和協會內的企業家都沒有打過交道,這群以義相聚的大陸企業家,讓韓家寰覺得是「非常可愛的一群人」,非常年輕、非常奔放,好像總覺得時間不夠用,只要精力允許,巴不得做更多事情。
五十五歲的韓家寰行動不便,卻已四次赴阿拉善,「巍巍賀蘭山西邊,那是茫茫的沙漠和荒漠,」韓家寰說,由於過度放牧、砍伐灌木林以及大量抽取地下水漫灌耕地,沙一直進,草一直退。
韓家寰漸漸發現,談「治理自然」未免過於狂妄,減緩和遏制人為因素,讓自然有自我恢復的機會,可能是恰當的選擇。「企業家不是萬能的,我們對老天爺了解太少了,也沒有意識到當地人的心理和需求。社會、民情、文化必須要與自然結合起來通盤考慮。」
他說,企業家精神就是覺得什麼問題都可以解決,沒什麼是不能克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