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拉麵致富 「潘慰」腦筋轉得溜

梅鯤生/輯 |2009.10.11
1295觀看次
字級



美食無國界,對中國人尤然。大陸餐飲女首富、味千拉麵中國控股集團行政總裁潘慰今年五月來台考察時,就吸引了許多小企業主爭取會面的機會。

味千(中國)控股二○○七年在香港上市,是大陸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速食連鎖業者,上市當年,潘慰以人民幣六十億元的身價,躍居大陸胡潤餐飲富豪排行榜第一名的榮銜,去年即使面對金融海嘯,仍以三十五億元身價蟬聯大陸餐飲業首富寶座,《商業周刊》去年十一月將味千拉麵評為亞洲最有成長潛力的中小企業。

潘慰說,成功靠三大力量:觀察力、判斷力及決斷力。

五百港幣介紹費 激發創業

潘慰最早的工作,是在一家食品貿易公司當財務,她幫一位老闆介紹了一些供應商,老闆一出手便送給她五百港幣的介紹費。她當時的月薪也才一千多港幣,受到這個刺激,她當下決定自己創業。

她做食品貿易,跑遍大江南北,產品賣到海外各地。她一人兼顧採購、議價、行銷和廣告,大小單全包。

不過,隨著競爭增加,也不斷面臨新的難題,加上中國倒帳風盛行,讓她備感經營不易,必須轉型。

赴日吃到拉麵 決定轉型

她到處跟考察團出國去找尋商機,在日本第一次吃到了味千拉麵,感覺「好像小時候,媽媽做的麵」,考察了中央廚房後,覺得日本人用工業化的程序經營餐飲連鎖業,她的腦袋再度轉向,決定要取得代理權。

憑著做食品貿易的經驗,一九九五年,潘慰爭取到了味千的中國代理權,並且在香港開設第一家拉麵店。

一九九七年,味千進軍深圳,從一輛流動大餐車做起,引發排隊人潮。她親自「下車」煮拉麵,八天就做了人民幣二十多萬元的生意,不久後就正式開設實體店面。潘慰說,在當時,她已經開始想到未來要如何統一流程,積極進軍各地,不只滿足於深圳一地的市場。

為了未來產品可以擺脫「小麵店」格局,潘慰學習麥當勞管理哲學,希望有一天能朝「大店」、「國際品牌」發展,而非日本街頭林立的小店規格。和一般加盟主不同的是,她不急著拓點開店,而是先設立中央工廠,學會了做麵和湯的調味和技術。這是連鎖餐飲的核心,用來確保產品的品質一致。

菜單淘汰率 高達四成

她比照大型餐飲業的標準,每半年要進行菜單的檢討,內部試吃一定親力親為,菜單的淘汰率高達四成。味千的廚房更做成透明可見,所有流程都以自動化、標準程序進行,一碗麵只需要三分鐘即可上桌,全中國近四百家分店,做出的產品口味一致,統一採購加上縮短上菜時間、客人流動率高,成本也因此快速下降。

這種模式在現在的中國餐飲界並不稀奇,但味千在十多年前就做到,打下獲利的基礎。

為了避免加盟業者胡亂調配,影響整個餐飲品質,潘慰對開放個人加盟非常小心。當初日本總部開放加盟時,僅讓大企業取得「代理」後開設直營店,就是怕加盟業者為了早日獲利隨便更改營運狀況,潘慰也一貫保持小心的態度。

她笑說,直到味千開始少量開放加盟的時候,有意加盟的創業者「差點打爆了手機」。

二○○七年三月底,味千拉麵在香港上市。上市第一天,股價大漲。味千的股東之一、美國的Brookside基金經理人曾看過在味千店外排隊的顧客,深信「如果這家公司要上市,我一定會投資」,果然後來成為味千的大股東。

身價數十億 依然平實樸素

潘慰的拉麵事業在十年內股票成功上市、市值快速成長,但她依然平實樸素,至今下班後仍有到處巡店的習慣。通常她會到送菜出口檢查出麵前的湯碗是不是保持一定的溫度;有時候還會用工具翻一翻。這樣做的目的,除了看材料有沒有浪費,還可以觀察顧客吃剩下的是麵多還是湯多,以作為改進參考。

雖然當了身價數十億元的大老闆,她穿著高級套裝,但只要看到角落不乾淨,往往蹲下來自己用抹布擦地板。當然,潘慰也保持在店內用餐的習慣,而且依照規矩,每餐飯後都付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