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由海釣船事件看漁政管理

 |2009.09.18
1477觀看次
字級

台日海事糾紛又起,雙方一度各有五船艦對峙長達十四小時,還發生我海巡人員被日方壓制的情況。造成這樣的衝突,只因一艘海釣船越過釣魚台島附近的暫訂執法線。

事件起因於我方海釣船「福爾摩沙酋長二號」載客疑似侵入日本領海作業,日方要求登船臨檢,但「福」船卻加速逃逸,終於導致兩國護漁船艦長時間對峙、雙方人員幾乎動武的不愉快局面。最後,因為「福」船確實越界,以致船長及一船員被日方帶走。 

事件發生後,國內反應不一。支持政府強力向日方政府抗議者有之,但也有學者及官員無奈認為,我海釣船違反兩國默契而該罰。

就「福」船事件而言,由於船長承認超越了中日約定的暫訂執法線,我方理虧在先,就國際法而言,日方的做法沒有錯。因此,政府及漁民應該坦然面對一個問題:只為了少數人的娛樂需要,而引起兩國重大海上糾紛,甚至讓執法的海巡人員遭到不當對待,值得嗎?

海洋資源日漸枯竭,各國都採取高度保護態度,避免本國海洋資源遭他國掠奪;經濟海域也是國家領土的一部分,不容他國擅入。日方先警告再要求登船臨檢,算是比較溫和的處理方式,若面對的是俄國,情況就更可怕;近年俄國甚至對闖入領海的日本漁船及中國商船開砲攻擊,造成死傷的例子。而我國海巡單位面對大陸越界漁船,也不手軟,曾經發射震撼彈或一次沒入十三漁船漁具。

因此,即使台日在釣魚台附近訂下的只是暫訂執法線,但既是雙方政府的默契,就有法律效力,雙方人民在該海域進行任何活動時,都要尊重這個默契。

由於我國漁船與海釣船與他國發生糾紛始終不斷,政府為了方便管理,要求漁船與海釣船裝上衛星定位儀,以便追蹤管理。但這要求不具強制性,很多漁船一出海就關閉定位裝置;或者根本不裝。

因少數人的利益或只是為了釣魚消遣,造成我國與他國為護漁而大動干戈,形成外交緊張,形同全體國民付出代價,殊為不值。政府應該徹底檢討目前的做法,拿出有效的管理方式,避免重演無謂的海上糾紛。

除了約束漁民,政府也應該和鄰國政府談判漁業資源共享的協議。在廣大的海洋上,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完全防堵自己的漁船違規,與其耗費龐大的船艦護漁資源,更應該藉和談方式,合理分享大海資源。

長期以來,政府對漁船管理,始終態度不明確,主因之一就是,每當有漁船在國際海域發生糾紛時(如被海盜劫持、遭他國大船衝撞、被國外海軍開槍追擊等),處理方式都不理想,不是時效不足,就是無法充分維護漁民及國家權益,以致遭到不少批評。甚至有漁民說,一旦在國外出事了,向中國駐在大使館求援還更有效。這是對我國漁政及涉外事務管理能力最大的諷刺。

漁民和農民一樣,在現代化的工業、資訊社會,屬於相對弱勢,政府擬定管理措施時,要把他們的需要及生存權納入考量;漁民則應尊重法律規定,勿因私利傷害國家形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