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高雄市舉辦世界運動會之後,台北市主辦的聽障奧運會也在日前順利落幕。國際聽奧體育總會主席艾蒙斯說,「這是聽奧八十五年來最好的一次,未來的主辦城市將難以超越。」
高雄市和台北市分別以特殊的文化和人情味為台灣爭取國際能見度,展現了台灣結合傳統與現代的特質,可說是城市行銷成功的標竿。
高雄市在主辦世運會之初,各方原不太看好,包括中央政府都沒有很高的期待,但是世運會舉辦期間,高雄市充分展現了南台灣熱情、外向、好客的特質,除了把高雄市的優點表露無遺之外,陳菊市長還破天荒的到北京去行銷,為了高雄市,意識形態暫時擺一邊,事實證明這是一次成功的城市行銷。
台北市的聽障奧運會更讓人印象深刻,開幕式的鼓陣展現中華文化的特色,閉幕式的辦桌更凸顯台灣文化的溫馨,醒獅團、明華園則演出了道地的庶民文化。期間各國選手在台北市感受到台北人的禮貌和效率,尤其是台北的夜市和小吃,短短十幾天的行程相信讓他們畢生難忘。
台灣長期以來不容易在國際舞台上見光,只要一冒出頭,必然遭到北京的打壓,雖然年來兩岸關係有了巨大的改變,大陸對於這兩次運動會都相當支持,但是如果北高兩市沒有發展出自己的特色,相信也無法辦出這麼盛大而完美的國際賽事。
台北市曾經幾度想要參加國際城市會議都無法如願,甚至連市長欲出訪香港都遭到拒絕,更遑論主辦大型的國際性會議或活動了。這次在短短三個月內,北高兩市分別舉辦國際性的大型運動會,讓世界看到了台灣,也見證了台灣的創意與活力。
的確,在世運會開幕之前,金融海嘯的餘波仍在盪漾,阿扁的貪瀆案仍受國際注目;在聽奧開幕之前,台灣還沉陷在八八水災的陰鬱中。台灣歷經天災的摧殘與人禍的打擊,人們心中極度的壓抑。兩場運動會不僅適時紓解了心中苦悶,也藉此展現台灣人的韌性和能量。
這兩場國際賽事,政府扮演了推手角色,包括硬體設施的興建、交通運輸、安全檢查、防疫措施都需要政府的協助,但是民間力量才是成功的關鍵。高雄世運會的成功有賴於六千名志工的投入,台北聽奧的成功也有賴於近萬名志工的奉獻。所有重要的行銷主體則是由全體市民來執行,如果沒有成熟的素質,是無法展現成熟的城市風格。
其實,北高兩市在這兩次國際賽事中,不僅在體育成績上有傲人的表現,更把熱情、堅毅的台灣精神發揮出來。國際聽奧總會主席艾蒙斯說:「我發現一顆閃亮的新星,就是中華台北,也就是中華民國,全世界都見證了她的人才。」
政府多年來花了很多資金希望打開國際能見度,甚至不惜當凱子買邦交,但是還有比這一次更耀眼更成功的嗎?
事實證明台灣人是可以傲視世界的,台灣的城市在國際也具有十足的競爭力,但是要給他們舞台。政府只要花一點點的力氣,就可以獲得大大的收益。這兩次成功的城市行銷值得政府重新思考,調整邁向國際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