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東亞共同體議題值得關注

 |2009.09.16
1896觀看次
字級

日本又扣留台灣海釣船,此事如何收場尚待觀察。台日屢屢發生的漁船爭議,有時是台灣漁船不慎違規,但很多時候是因為台日對何處是雙方都能接受的經濟海域界線,沒有共識。

與此同時,日本新任首相鳩山由紀夫下旬出席聯合國大會時,將和胡錦濤會談,提出「東亞共同體」構想,亦是值得關切的發展。

事實上,自歐盟成立、歐元發行以來,東亞共同體的概念已提出多年,但正反意見都有。

反對者的意見之一,是領土紛爭,包括南韓與日本在獨島,及中國、台灣與日本在釣魚台群島的領土問題,仍未解決;此外,中國、台灣與東南亞各國之間,也有南沙群島的主權問題。至於經濟海域及所引發的漁業糾紛,更是困擾多國的問題。

贊成者主張,應先以共同經濟圈為目標,再以歐元模式導入共通貨幣,壓抑國際外匯市場的影響,使東亞地區的經濟長期安定。另外,共通貨幣將會與美元及歐元在世界上並列,以提升亞洲在國際經濟的地位。

東亞共同體是一個範圍廣泛的合作體制,希望建構貿易、金融、能源、環境、救災和傳染病等的對策。日本民主黨曾在這次眾院大選時以政見表明將全力推動,鳩山更曾為文強調建構這項東亞經濟合作和安保架構的重要性。

東亞共同體在經濟方面的優點,較為凸顯。長期來看,隨著共同體在經濟交流上的活躍發展,各國之間的政治對立將逐漸消除,對地域之間的政治穩定、融和的期待,有著緊密關係。

東亞共同體並非沒有矛盾之處,除了前述領土、經濟海域及漁業糾紛,日本方面擔心,東亞地區加入共同體後,預計將會被強勢的中國經濟圈所蠶食,日本亦同樣難逃這個命運。

日本國內的反對聲音認為,應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與彼此價值觀相近的美國形成共同體。

對中國而言,東亞共同體與日本早年提倡的大東亞共榮圈,多少有共通之處,中國擔心共同體以日本為中心形成,對中國將造成負面影響。所以作為牽制日本角色的中國,有必要在建設共同體上扮演領導角色。

今年三月,東南亞國協年會發表共同聲明,重申二○一五年前在經濟、政治及安全方面進行整合,籌組單一市場。但該次峰會只在經濟議題取得共識,要達到歐盟一般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共同體,恐怕還需假以時日。這使得東亞共同體有崛起的空間,但東亞共同體若由中國和日本共同主導建構,有可能引起美國等國家的不安,恐怕也仍有一段路要奮鬥。

全球區域經濟共同體相繼形成,對台灣來說,無論東南亞國協、東亞共同體,若無法加入恐怕都將被邊緣化。此所以馬總統日昨宴請國民黨籍立委時,強調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定(ECFA)、兩岸金融監管合作備忘錄(MOU)應盡早簽訂。

ECFA、MOU是台灣加入區域經濟共同體的墊腳石,當前國際政治的現實就是經濟強權政治,台灣若要在對等立場下參加國際組織,不能故步自封,唯有先踏出第一步,才能論及其他,也才能在漁船被扣留等事件發生時,有交涉的立場與實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