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培養幫媽媽洗碗的大學生

 |2009.09.15
2344觀看次
字級

台大校長李嗣涔前天在新生訓練典禮上,對數千學子提出忠言,他說,「很多人都想拯救世界,卻沒有人幫媽媽洗碗。」這句話,乍聽突兀,但和他前幾次在公開場合對學生的告誡一樣,雖然平淡,實有深意;大學生在追求學問的同時,不要忘了「德智體群」四育中為首的「德」育。

李嗣涔這句話是白話文,但用文言文表達,其實更容易理解。他說的,就是《禮記》大學篇中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但作為國內龍頭大學的校長,面對一群「身經百戰」、考場中的天之驕子,何以要講這些聽來平淡無奇,甚至會被譏為老生常譚的話?

台大是國內大學的龍頭,全國有無數優秀學子拚命的想擠進台大;而教育部的五年五百億計畫中,單是台大一校就分得近半;社會捐款又如湧泉般,不斷流進台大。無論在實質的國家與社會資源或無形的社會形象、聲望上,台大都占盡優勢。

台大為台灣培育出無數精英人才,為國家做出貢獻。馬英九總統曾經說,自中華民國行憲以來,六位總統中,台大人就有三位,執政時間超過二十年。這句話,具體而微的說明了台大對台灣的重要性。但他也說,這二十年給人民帶來的是幸福還是災難,還有待日後史家論斷。馬總統說的含蓄。但李嗣涔就直言,他為了台大校友前總統陳水扁的作為,要代台大向社會道歉!

大學四年的教育,是否能為一個人往後一生的言行負責?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但台大畢業生,有更多的機會成為社會各領域的領導中堅,我們當然更期待他們能德智兼備。李嗣涔的道歉,不但顯示了大學生涯對形塑一個人的知識、人品、道德觀與價值觀的重要性,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直言無諱、有道德勇氣的大學校長。

李嗣涔自任校長以來,一再透過開學、畢業、座談會等場合,對學生諄諄教誨。他曾經說,台大人不要有驕傲、不認輸的「台大病」;誠信、道德比知識更重要,是一切成功的基礎。這些話不是大學問,但卻少有人能夠做到。

這就如前教育部長鄭瑞城推動的「品德」教育,雖然招來社會的批評、乃至訕笑,但我們也要承認,當前的台灣社會有太多必須正視改善的不良風氣:自私、驕奢、虛偽、貪婪、粗鄙無文、短視近利,不一而足,在上位者尤然。而大學是人生進入社會大染缸之前,最後一個可以進行系統性人格教化的階段,大學是否能培養學生正直高尚的品格,責任何其重大。

大學制度出於中世紀歐洲的修道院,可見在邏輯上,是先有修道的僧侶,而後才產生保存與追求知識的環境;在中國,對「師」的定義則是「傳道、授業、解惑」。古今中外的教訓都顯示,「品格」與「知識」如鳥之雙翼,缺一則墮落沉淪。

李嗣涔校長對台大學生的告誡,適用於國內任何一所大學;台灣需要更多勇於講真話、以施行全人教育為職志的大學校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