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楊十年前撰寫《醜陋的中國人》一書,直言不諱的內容,句句擊中中國人的禁忌要害,給經常以過去數千年來光輝燦爛歷史而自傲的中國人,帶來巨大的震撼,不但在華人社會引起風起雲湧的爭論。譯成日語後,也引起日人普遍的愛讀與莫大的關注,比如「中國人的仁義道德都在書上」等肺腑之言,成為日本文化界時常樂道的「柏楊語錄」。
柏楊說,靈性是一種善良、和平、寬恕等所激發的反應,但是我們的社會不講是非,只講利害,不僅文化人如此,政客更在帶頭縱火,中國人目前正被「向錢看」、「向權看」窒息得眼睛看不清、耳朵聽不見,腦筋只能傳達錢和權的信息,其他任何靈性的訊息都被阻礙。
雖然對中國人有許多嚴厲的批評及指責,但基本上柏楊認為中國還有救,並不是病入膏肓。為了盡一己之力,柏楊和他的朋友積極推廣中國傳統文化中從沒有過的人權思想,希望人權能夠成為中國人的終極關懷和終極理想,使中國人脫胎換骨,跟其他文明國家一樣,成為一個有尊嚴,而又尊重別人尊嚴的民族。
文化觀察家南方朔認為,「風骨」是今古中國知識分子欠缺的品質,但是他卻從柏楊身上發現這個失落多時的品質,令他十分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