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29課】慳吝不捨

星雲大師 |2009.05.02
809觀看次
字級

人們在世間的慳貪或布施等業行,皆是決定我們能否往生善道或不墮三塗的關鍵。
 
佛陀有一度駐錫在摩竭陀國的靈鷲山,為眾多的弟子們講經說法。摩竭陀國的國王頻婆娑羅王,率領了許多大臣來到靈鷲山上,合掌恭敬,頂禮佛足,稟告佛陀道:「慈悲的救主,偉大的佛陀!今天弟子特來請求佛陀,惟願佛陀的慈光照耀到那竹林中,以佛陀大無畏的威力降伏那條毒蛇,使牠不會再傷害人。」

原來離王舍城不遠的一座竹林中,藏著一條凶惡的毒蛇,如果有人從那林中經過,牠便怒火中燒,毒眼視人。假使人走近牠一點,牠便用毒氣傷人,或用毒牙咬人,輕的重的都會喪身害命。有人將此事稟告國王,請國王設法解決。國王思前想後也沒辦法,因為許多人要去降伏牠,反而都送了命,所以唯有去請求佛陀。

佛陀答應了國王的要求。有一天,佛陀獨自一人往毒蛇伏藏的竹林中走去。毒蛇遠遠看見佛陀,便生起瞋恨心,雙眼怒視著佛陀,並且還張開口,伸出紅舌,撲上來要傷害佛陀。佛陀運用慈力,從五個指端放出五色光彩,那絢爛的光彩照在毒蛇的身上,毒蛇即刻變得溫和,毒氣也消失了,心中生出了歡喜的心,舉頭仰望著佛陀,心想:「那裡來的人,能放這種光明照在我的身上,使我身心都感到清涼快樂?」

佛陀知道毒蛇已經調伏了,便對牠說:「賢面長者!往昔的罪業你知道嗎?過去世的你,雖是一個大富翁,但你慳貪嫉妒,刻薄詐欺,無惡不作,一年到頭不曾布施一點給人,就是那可憐的乞丐,你仍然捨不得布施一粒米,反而怒目相視,惡口罵人,所以今生才受到這種醜形的果報。你怎麼還不反省懺悔呢?為什麼還要生惡心毒害來往的行人呢?你本來的罪業已經很重了,現在又在繼續造罪,那你的痛苦要到幾時才能夠了脫呢?如果你再如此下去,痛苦的果報將是無窮盡的,幾十萬劫都沒辦法解脫的。」

佛陀慈和的音聲深深打動毒蛇的心,使牠生起大慚愧心,在佛前懺悔前罪。佛陀看牠已經明白過失,便對牠說道:「你在前生因為不奉行道德,才受此蛇形,今天你能省悟,接受佛陀的教化,你就可以出離苦海了。」

毒蛇聽了之後,忽然開口說話:「佛陀的慈訓,弟子不敢有所違背,今後誓願奉行。」

「既然如此,可入我的缽中。」佛陀說完,蛇即遵照佛陀的意思,進入了缽中,佛陀便拿著缽,走出了竹林。

國王及許多人民聽了這個消息,都趕來樹林中看個究竟。這時蛇見到人,心生慚愧,厭惡蛇身,不久就死去了。命終後,因為牠真心懺悔改過,便生到忉利天去享受天福。

一天,在竹林精舍的上空,忽然聽到有天人唱偈讚佛:

巍巍大聖尊,福慧雙修足, 迷昧令開明,慈恩如慧日。

淨除煩惱垢,超越生死海, 佛力大難思,捨蛇來天界。

賢面長者超度了,所以,奉勸大富之人,不要慳吝不捨,免受毒蛇之報。

(摘自《佛教叢書‧佛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