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嘉義縣某國中三年級學生,上月在下課時群起向一位老師扔紙團,老師以書本護頭,過程被學生以手機拍攝後,上傳部落格供人瀏覽,有網友看不下去,向媒體投訴,學校查明學生「惡作劇」,但校長說「學生玩得太過火了」。
筆者身為教育工作者,對此誇張又離譜的事,也深不以為然。
《禮記.學記》:「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而後道尊;道尊,而後民知敬學。」所有學習的方法中,要求老師教學嚴格最難,唯有老師嚴以律己,認真傳道、授業和解惑,然後真理才會受到尊重,真理受到尊重,然後學生才會敬重學問,方能勤奮向學,學習才會有成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嚴師出高徒。由此觀之,遇到嚴格的好老師是學生的福分,而老師們也應以成為嚴師而自許。
隨著時代變遷,教育思潮也演變,現在許多新潮的老師,不再奉行師嚴道尊的傳統,以跟學生打成一片取而代之,這樣雖能拉近師生距離,但若分寸拿捏不好,常造成師生稱兄道弟、沒大沒小的現象。
像這則新聞中學生群起向老師扔紙團,這種行為絕不是用師生感情融洽、亦師亦友及惡作劇能粉飾;何且,影片中依稀可聽到學生說「上次被老師逃過」、「這次我們贏了」,搭配老師無辜表情,學生這種行為其實相當不禮貌,學校應該對學生輔導,老師與學生在融洽之餘,仍有一定規範,不能逾越分際。
品格和生活教育是中小學教育的核心,應以培養學生良好習慣和態度為首要任務,為了師道尊嚴,及學生學習紀律和生活教育,師生之間應有良好、正向的關係,不能亂開玩笑。
杌聞(台北市/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