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成立二十周年,馬總統、教育部長鄭瑞城都出席慶祝酒會致詞,結果兩人都被報導說話凸槌,還引來批評。筆者因獲邀出席,覺得有必要澄清。
首先,媒體報導「馬總統可能因為滿腦子都是拚經濟,不知是否聽到『周年慶』下意識想到『百貨公司』,因此提到基金會和大英圖書館推動的『國際敦煌計畫』時,將大英圖書館脫口說成『百貨公司』,還『百』了兩次才改回大英圖書館。」
這個口誤是事實,馬總統致詞時不像平日鏗鏘有力,「全年無休」的他可能需要休假,而當時太過疲勞以致說錯話,記者何妨趁此探討「總統需要休假」,而不必報導此一「秋毫之末」?
其次,鄭瑞城部長提到蔣經國基金會當年是在教育部贊助下成立,推崇時任部長毛高文的貢獻時,稱毛高文是「始作俑者」,還開玩笑說,應該由毛前部長上台致詞。此一「始作俑者」的說法,被當成「鄭版黑色幽默」,拿來與前部長杜正勝的「罄竹難書」聯想。
甚至有媒體評論,「台灣的教育部長,怎麼好像都找不到幾個像樣的,杜前部長是馬屁部長,鄭部長用錯成語,自以為幽默,是為凸槌部長…,馬英九先生,換人做做看吧!」
其實,鄭瑞城的確是開玩笑,當時在台下的毛高文、在場來賓也聞言而笑,可見大家都知道這是玩笑之詞,媒體「斷章取義」報導,凸槌的到底是部長還是媒體?
綜觀慶祝酒會,重點應在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的貢獻,如二十年來共贊助過兩千位學者的研究計畫,上千篇論文、五百本以上出版品,協助栽培至少七百位博士和數十名教授等,媒體卻不報導重點,而斷章取義當作「花邊新聞」來處理,鄭瑞城原為政大新聞系教授,桃李滿天下,當場有多少記者是他的學生?筆者忍不住想問:「鄭老師,您的新聞系學生很多人不及格吧?」
戴定國(台北市/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