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扁上周五被特偵組起訴並求處「最嚴厲制裁」,接著卻在續押庭上當庭釋放。我們深切呼籲,扁案將暫告一個段落,接下來是冗長的法庭攻防,因此整個社會應該就此「拋開陳水扁、大步向前行」。
首先,擁有快樂希望的環境、建立祥和安定的社會,是人民追求的目標,但這幾個月來為了扁案,一直彌漫著一股動盪不安的氣氛,導致人心浮動、社會喧囂、政治動盪,現在扁案暫告一個段落,全體國人應該回歸常軌,不要再為了扁案,阻卻社會的正常運作。
其次,政治人物與媒體要有此深刻認識,少數政治人物用阿扁做為政治籌碼,媒體也樂於用阿扁來提高收視率,極盡推波助瀾之能事,使大眾在哄傳渲染下,集體參與了這一場司法案件。扁案當然有極高的政治性與新聞性,現在應該要慢慢淡化下來,讓社會療傷止痛。
當前國家面臨嚴峻的變化與挑戰,國際金融風暴所帶來通貨緊縮、經濟不景氣、能源與國家競爭力等問題,一連串生存的嚴酷挑戰擺在面前,必需拋開阿扁,台灣還有更重要的經濟難關、制度改革、執政監督等重大問題,更值得我們去關心。
教育體系也要教導學生,要擁有正直的品格,要走正路行正道,不要因為阿扁而懷疑台灣固有的謙和誠信本質與廉潔的善良價值。
應該讓過度被政治化的扁案降溫,導回純淨司法的審判程序。以程序正義和實質正義來作公正、公平的審理,讓政治光譜上,藍綠支持者,在司法平台上都沒有異議的空間。
而政治人物與政黨也應該給司法更多的餘地,不要天天呼喊「政治干預司法」,而自己卻天天在「政治干預司法」,讓扁案的是非曲直交由司法定奪。
我們也要呼籲陳前總統,合議庭甘冒社會上很大的質疑與批評,當庭無保釋放,所以應該要珍惜此次重獲自由的機會。
上周六續押庭上,審判長問陳前總統:「如果讓你具保,你會不會到處演講,並且挾著群眾的力量,拒絕到法院出庭?」意思就在明顯勸戒扁不要再四處趴趴走搞民粹取暖,更不要再大肆批評司法,法官並且刻意祭出「回籠條款」,就是警告陳前總統不要將法院弄成動員造勢的場域。
這段時間阿扁應該準備法庭的攻防,並修身養性,把精神體力養好,以全心全力面對司法後續問題。不要再成為社會的亂源。
很多人擔心阿扁被縱虎歸山,之前供出陳水扁的企業家,以及還沒曝光的企業家現在內心一定非常害怕;連特偵組也擔心扁連任兩屆總統,握有很多影響證人生計的資料,如果不羈押,很容易在外利用這些資料明示或暗示證人不得做出對他不利的供述,更可能以他的影響力勾串證人。
總之,建立祥和安定的社會、擁有快樂希望的環境,是全民的心願;早日走出金融風暴更是全民企盼,只有拋開陳水扁,才有實現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