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嚴長壽

阮愛惠 |2015.12.06
5002觀看次
字級
圖/記者楊祖宏、天下文化提供 近年來放下觀光旅遊事業,結合多位志同道合友人,一起走入偏鄉辦學的嚴長壽,二○○九年起,在台東成立公益教育平台,從國小開始翻轉教育。
圖/記者楊祖宏、天下文化提供 近年來放下觀光旅遊事業,結合多位志同道合友人,一起走入偏鄉辦學的嚴長壽,二○○九年起,在台東成立公益教育平台,從國小開始翻轉教育。
圖/記者楊祖宏、天下文化提供 近年來放下觀光旅遊事業,結合多位志同道合友人,一起走入偏鄉辦學的嚴長壽,二○○九年起,在台東成立公益教育平台,從國小開始翻轉教育。
圖/記者楊祖宏、天下文化提供 近年來放下觀光旅遊事業,結合多位志同道合友人,一起走入偏鄉辦學的嚴長壽,二○○九年起,在台東成立公益教育平台,從國小開始翻轉教育。
嚴長壽二○一一年出版了《教育應該不一樣》,這五年來,他身處教育現場,看到許多盲點,今年特別出版增修版,希望喚醒大眾正視教育。圖/記者楊祖宏、天下文化提供
嚴長壽接下星雲大師創辦的「均一中小學」後,除了延續「品格教育」、「學中做,做中學」外,還開拓雙語學習環境,期盼孩子從中找到自信。圖/記者楊祖宏、天下文化提供

文/記者阮愛惠

圖/記者楊祖宏、天下文化提供

近年來放下觀光旅遊事業,結合多位志同道合友人,一起走入偏鄉辦學的嚴長壽,二○○九年起,在台東成立公益教育平台,從國小開始翻轉教育。二○一一年時,嚴長壽接手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在偏鄉開辦的台東均一中小學後,除了延續星雲大師「以教育培養人才」的理想,創造偏鄉孩子更好的受教權外,他還將台東在地優勢的「藝術人文」與「自然生態」,連結為學習主軸,啟發孩子的潛能天賦。

二○一三年起,嚴長壽以均一為圓心,引進華德福教育理念,致力開發孩子的天賦,推廣「均一教育平台」數位學習。為了打開世界語言文化的藩籬,他在均一創造雙語學習環境,並透過品格培養,讓學生建立自信,近來他還推動「弱勢拔尖」,送優秀的原住民到外國進修,拓寬他們的國際視野。

嚴長壽說:「教育應該不一樣,雖然我還沒有資格講應該怎麼做,但我知道應該快速脫離,以考試扼殺孩子天賦的教育模式。台灣已經從代工型產業,走向創意型產業;未來的生存之道,必須有能力『原創』。原創沒辦法靠死板考試培養,不同的天賦要有不同的發展。」

嚴長壽曾在二○一一年,把他所見到因教育政策錯誤,而對青年造成的種種嚴重影響,寫成《教育應該不一樣》一書,向教育行政單位及社會大眾,發出嚴正的呼籲。

二○一四年,他再次出版《你就是改變的起點》,延續他對教育的進一步探討。今年的十一月,嚴長壽增補了八千多字專文,推出《教育應該不一樣》增修版,把最近沸沸湯湯的台灣課綱和敘利亞難民問題收錄進去,藉著這個增修版,嚴長壽以「烈火煎心」的急切和焦慮表示:「台灣的未來,已經走在歷史成敗的懸崖邊緣,教育是我們最後、最深的希望!」

起步偏鄉 放眼社會

這四年半來,透過公益教育平台,在偏鄉幾所學校裡,進行的一連串教育改革學習、實踐和探路,嚴長壽和夥伴們,雖也驗收不少偏鄉弱勢孩子教育翻轉的契機,但他不認為改變幾間學校就能有所成就。眼看著台灣大學的排名、經濟的競爭力持續下滑中,之前他在《教育應該不一樣》曾預見的高學歷通膨、技職教育黑洞及大學倒閉等問題,都很不幸地應證成真……。

嚴長壽本人出自「非典型」的教育途徑,沒有進大學,卻從社會的各個場域,獲得臨場的觀摩和紮實的訓練,學到種種為人處事的法則和技巧,二十八歲就當上美國運通總經理、三十二歲成為亞都麗緻飯店總裁,比很多系出名門的經理人更早晉身高階。回顧那段「旁門左道」的年少學習歷程,對照今之十二年國教的教育規畫,嚴長壽語重心長地說:「十二年國教,在現今台灣應扮演的角色,不是讓每一個人都進大學;十二年國教最應該教給孩子的只有兩件事,就是學習如何『做人』和『做事』!」

嚴長壽說:「胡適先生有言,要看一個國家的文明,只需考察三件事情。第一,看人民如何對待孩子;其二,如何對待女性;其三,如何過休閒生活。我想,不管一個人未來從事什麼行業,如果他下了班,能有聽一場音樂會、讀一首詩及畫一幅畫的能力,不管他的收入多少,他就能和最富有的人,享有同樣的生活素質,也就是整個社會的文明表徵!」

養成品格 培植實力

所謂的「做人」,嚴長壽認為就是「品格教育」。他指出:「過去我談了很多,關於紀律和責任的部分,這次我想再補充的是『獨立判斷的思辨能力』。因為網路世界裡,有很多真假不分的資訊,面對浩瀚的資訊大海,如何不被社群網站綁架、如何過濾有用或無用的訊息,這是十二國教應該強化的目標。」

至於「做事」的能力,嚴長壽則說明:「簡單來講,指的就是『就業』的能力,它可以分成三種取向,學術、技術和藝術。三者各有目標,而且沒有誰高誰低的問題。但目前十二年國教最注重的只有『學術』,讓七成有可能在技術和藝術方面發展的孩子,花很多時間和心神,陪其他三成的孩子讀書。一個孩子的性向特質是什麼?家長和老師應聯手努力,激發孩子的自我探索,以及給予他們最大的調整空間。」

他喟歎地說:「偏鄉的孩子需要我的幫忙,但都會區的孩子只要父母肯轉念、老師肯改變,馬上就有翻轉的機會。雖然我還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但仍希望把現階段的心得和大家分享。將來台灣還會陸續發生,教育政策和觀念失誤引發的問題,希望全民一起正視教育的重要性!」

心靈至上 獻身公益視作修行

嚴長壽出身佛教信仰深厚的家庭,他的父親在五十歲那年,曾經落髮出家,入寺院修行。「我父親出家時已半百,大家都稱他『老沙彌』。父親曾和星雲大師在寺院內睡上下舖,情感甚篤。大師那時還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呢!」嚴長壽笑說。

後來因為母親難捨,又把父親從寺院拉回俗家。「但直到父親八十歲往生之前,他都過著出家人的生活,每天一早穿著袈裟作早課,晚上九時一定就寢,嚴謹自持,不曾懈怠。」嚴長壽追憶地說。

當時還是少年的嚴長壽,記得有一位同樣剃了頭當法師的叔伯輩,常到家裡來掛單,和父親是莫逆之交。這位長輩由於戰時在軍中位階甚高,曾殺過無數人;他出家後,不立寺院道場,而是到各寺院掛單。「那時很多出家人都廣興寺廟,但他卻很反對。我父親和這位法師,給了我一個觀念,就是有形的物質,其實是最不重要的東西。我父親一生都力行這樣的態度,那位法師和他氣味相投,都認為物質不重要,惟有心靈最重要。至今回想起來,這兩位親長影響我一生。後來我大哥、侄兒,整個家族都在做公益之事。」他笑說。

雖然佛教在原生家庭的緣分很深,但嚴長壽個人對宗教的看法比較超然。他說:「我和幾位宗教大師都保持很好的關係,但我發現,有些人可以專注於儀式,但我自己卻喜歡和普羅大眾互動。真實來講,可說我的宗教悟力沒那麼高,雖然我非常認同佛教裡『無常』、『無我』、『無罣礙』的概念,但我不喜歡為看不見的未來而付出。宗教教義裡所說的『輪迴』及『上天堂』等,這些都是我無法掌握的;最起碼,我能用現在的能力對當下有貢獻的話,比我個人去修行更重要吧!這就是我一直無法成為某個宗教教徒的理由。」

共好同悲 盼眾長養寬廣包容

又是一年將盡,明年將踏入七十大關的嚴長壽,有什麼新年新願呢?他說:「我期許下一個世代的台灣人或全世界的人,都有一顆寬廣包容的心。『共好同悲』,可說是我的生命大願。我祈望在未來的一年,學生快樂地學習、老師有目標地改變。我希望能深耕自己並且影響別人,台灣未來必須追尋『自願性的簡樸單純』,追求非物質性的生活文明。我祈願富者能施予、貧者願上進;人人都能在挫折中學習、在學習中領悟。我更期許作為一個探路人,即使無法預知是否有來生,也要把握當下、即時行善,無願無悔地付出。」

雖然一向是個EQ甚高、不輕易讓部屬看到自己發脾氣及氣餧狀態的人,但嚴長壽坦承,自己仍難免有心靈困頓之時,此時他都如何應對?他笑笑說:「這時我就要說,不大會讀書的人,反而有優勢。因為我們面對挫折的機會太多,反而累積了各種磨練。困頓當然有,但很容易走出來。作為一個領導人,我很容易欣賞他人的優點,不太固執於自己什麼都要比別人好,而是善用每個人的優點去發揮,包容是最需要學習的。有壓力時我會自己承擔,但很容易就會過去。」

六十歲之後才開始投身教育改革工作,嚴長壽覺得自己天天都在跟時間賽跑,想做的事、必須做的事太多了。「所謂的黃金歲月,也是黃昏歲月;我已經累積了很多經驗,才有這種能力,可惜精力也有限。教育是非常漫長的路,一路上都不斷需要修正和學習。可喜的是,慢慢已可見到遠方的燈光。我深深企盼,全國上下不論黨派、立場都能通力合作,為台灣的未來找到新的生機!」他感懷地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