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文學與閱讀 才是社會的靈魂

 |2008.10.06
1181觀看次
字級

最近台灣文壇有兩大盛事,一是文學界替余光中舉行「慶壽有餘‧光耀九州」的八十大壽賀壽會,有上百位作家到場祝壽,是少見的歡愉場面,余光中並發表了三本新書,包括詩集「藕神」、散文評論「舉杯向天笑」和譯書「不要緊的女人」,八十歲依然創作不輟,令人欽佩。

另一是名作家陳若曦女士為自己七十歲,出版首部自傳《堅持.無悔 陳若曦七十自述》,書中回顧了自己七十載人生的、尤其是文學之路,自七○年代她堅持寫實主義風格,不論從早期的鄉土題材,或是中期以大陸生活經驗為背景,以及八○年代以後描寫美國華人社會的作品,她始終保持一貫的「絕不無病呻吟」的寫作理念,她的創作如同她的生命,充滿現實政治色彩和感時憂民的情懷。

但是在同一天,各媒體的同一版面,台北市教育局公布一項高職生閱讀調查,發現有超過三分之一的高職學生自認「不喜歡閱讀」。高職生最愛的課外讀物類型,前三名依序是影視動態、流行時尚、體育運動,連「電玩秘笈」也名列前五名。

當資深作家仍在努力筆耕之際,我們的學子開始與文學疏離,不知有多少高職生看過余光中的書,更不知有多少高職生識得陳若曦。閱讀是精神的養分、文學是心靈的活水,但是我們的學子整日只看「電玩秘笈」,這是非常可怕而嚴重的問題,學子們精神貧血、心靈偏食,將導致未來整個社會的病變。

學校教育體系與家長們一定要重視這個問題,引發學子的閱讀興趣,進而喜愛文學,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才能建立美感意識,展開對美的追尋。政府部門更應該將心思放在這裡,提升社會整體書香氣息,讓文學成為社會的精神脊梁。

現在民間有許多讀書會,但是往往以婦女與退休人員為主體,如何在教育中帶領學子進入閱讀與文學的天地,真的請認真思考。

也在同一天版面,看到星雲大師與「百家講壇」、「揚州講壇」四大名家—于丹、康震、翁思再、王邦維齊聚佛光山「開講」,彼此引經據典,腹笥豐盈,展現了豐富的閱讀能量,更在言談中,流洩著文學的美感,這種氛圍才應是社會的軸心。

我們深信,在經濟不景氣的年代,唯有文學與閱讀能帶領我們度過苦悶與焦慮;在政治掛帥與惡質鬥爭的場域,唯有文學與閱讀能帶領我們走過仇視與對抗;在心靈貧乏的社會,唯有文學與閱讀能讓我們感到喜樂與豐足;在物慾與器質享受侵蝕我們生活的現代,唯有文學與閱讀能讓我們找回真實的自己。

藉此向余光中祝賀八十歲生日快樂,也賀陳若曦女士七十歲後仍能堅持閱讀、無悔文學。名利只是煙火,政治只是煙塵、只有閱讀才是細水,文學才是長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