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於媒體角色與分際的案例,引起國人矚目和討論。其中,行政院團隊對於立委言論和媒體報導,屢有不滿的表示,招來舊官僚復辟的批評,閣揆為此鄭重澄清;而前總統陳水扁在台南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任內沒關掉TVBS,覺得很遺憾!」更讓人十分錯愕。
我國自總統民選以來,歷任政府領導人莫不以「尊重新聞自由」自詡,而國際組織的評比,台灣的新聞自由度排行也都名列前茅,這是非常可貴的成就。
政府或企業領導人面對媒體褒貶,上焉者大度能容,其次就事論事,若必須依法究辦,也要有憑有據,豈能任憑一己好惡,率性而為。
當年謝長廷主持行政院時,府院黨對於「新聞亂象」深感頭痛,指示新聞局嚴加整頓。經過篩選,有數家電視台「入圍」,包括東森新聞S台中箭下馬;但該台不服,提出行政訴願,最後由接管廣電業務的NCC准許復播。
陳前總統最近接受地下電台專訪,重提關閉電視台,大家不免會問,如果TVBS觸法,就應依相關法令處理,為何一拖數年不動,當年相關官員是否懈怠職守?
新聞業扮演啄木鳥角色和防腐劑功能,媒體管理不該因立場而異,否則政黨輪替豈非成為媒體存活之爭;卸任總統利用地下電台做為發聲管道已是不法,對那些接受法令管理、照章繳費的合法電台,又將如何交代?
公正的媒體和無私的言論,是促進文明社會的動力。法務部主辦國際廉政研討會,與會者認為媒體應扮演監督國會及政黨貪腐角色,並藉由公開、透明措施,使人民獲得充分資訊,強化外部監督力量。
新聞自由也是社會安全的鐵衛。這次揭發大陸毒奶粉事件的記者簡光洲就是楷模。他在上海東方早報報導「甘肅十四名嬰兒疑喝三鹿奶粉致腎病」,揭發廠商在奶中摻藥的惡行,消費者人人自危,讓擁有一百五十億人民幣品牌資產的三鹿集團垮掉,多名高官下台。
毒奶粉暴露大陸食品安全管理的問題,重創其國際形象,各國紛紛嚴格把關,讓大陸酪農損失慘重。進口國也遭池魚之殃,國內的奶茶、糕點麵包等關聯業界陷入危機。
大陸記者簡光洲不受威脅利誘,秉持記者良知和正義感,發揮道德勇氣報導此事,使無數嬰幼兒免於再受毒奶粉荼毒,為「媒體是社會與政治防腐劑」作了最好的詮釋,堪稱新聞人的典範。
他在自己的部落格寫下:「由於擔心被告,下筆時為了是否點出廠商名字矛盾很久,撰發當天更緊張得無法入眠。但在聽到醫生報告和看到嬰幼兒就診的痛苦情況,決心點名報導。刊出後,報社接到無數電話要求撤下網站上的新聞,父母也擔心不已,但並不後悔自己的選擇。」這段話讓我們深受感動。
簡光洲沉痛地問:「在生存有問題的時候,良心價值幾何?」我們認為,儘管當前媒體經營環境多艱,更要努力善盡責任,點燃心燈,守護社會正義,造福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