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文邦
清晨的風,從太平洋輕輕吹進花東縱谷。我帶著妻子與兩個女兒,一起踏進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陽光還未強烈,整片林海彷彿剛從夢中甦醒,空氣中帶著淡淡的泥土香與溼潤植物的氣息。
「這裡好像童話森林喔!」小女兒眼睛閃閃發亮,兩腳一跳一跳踏在鋪滿落葉的林道上,彷彿走進童話書裡的畫面。姐姐則走得穩重些,一邊觀察樹種,一邊拍照記錄。
這片森林其實過去是大片甘蔗田,經過長期復育,才成了今日這樣滿是楓香、木麻黃與茄冬的林地,是全台最大的平地造林成果。我向孩子們介紹這段歷史,也告訴她們,這裡的每一棵樹,都是人與自然共同努力的結果。
姐姐問:「爸爸,那這些樹會記得我們來過嗎?」我說:「也許會喔,尤其如果妳對它們說話。」妹妹聽見,立刻跑去對一棵樹低聲說:「你好,我是從台東來玩的,希望你今天開心!」
我們一路走到觀景平台,沿途經過開闊的草原、密集的林徑,風穿過樹林的聲音像耳語一般輕柔。妹妹發現一隻藍灰色的蝴蝶停在九重葛上,她輕聲說:「牠也在聽我們講話嗎?」姐姐笑著說:「牠應該聽不懂人話吧?」我說:「不一定喔,森林裡的動物和植物有自己的語言,也許牠懂妳的心情。」
我們在木椅上稍作休息,妻子從背包裡拿出水果和餅乾,孩子們吃得津津有味。我靜靜看著她們,心裡湧上一股說不出的滿足──這樣的時光,對一個長年駐守營區的父親來說,是最珍貴的。
吃完點心後,兩姐妹拿出筆記本,開始畫起今天的「森林日記」。姐姐畫了步道、觀景台和蕨類植物;妹妹畫了一棵笑臉樹,還寫了一句話:「今天的風像在跟我玩捉迷藏。」
回程的林徑上,光影斑駁,風輕輕地穿過樹頂,像一首無聲的搖籃曲。姐姐忽然低聲說:「爸爸,我覺得這裡的風,比我們家那邊還溫柔耶。」我點頭微笑:「因為這裡的風有練過,知道怎麼輕輕地擁抱人。」
走近停車場時,妹妹再次拉著我的手問:「爸爸,我們可以再來嗎?」我說:「當然可以啊,森林還等著聽你講下一個故事呢。」
她笑了,笑聲像一顆小種子,在這片土地上輕輕落下。也許多年以後,她們不會記得今天走了幾公里,見了幾隻蝴蝶,但她們會記得,那天早晨,風曾經很溫柔,樹曾經傾聽,而我們,一起走在林蔭下,聽見自然用祕密的語言,輕聲說著:歡迎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