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課題】學習去愛

文/姚文邦 |2025.10.07
33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姚文邦

我們跟妹妹一起生活的那幾天,孩子學到的,不只是遛狗與清理大便,更是一種「責任感」。他們開始懂得,每一個「養寵物」的決定,不只是為了擁有可愛的玩伴而已,而是一份承諾,一個需要持續履行的承諾。



妹妹來的那一天,是個陰雨綿綿的周末。牠不是我們家的狗,是妻子同事的「臨時寶貝」。這位同事長年在做「寵物中途之家」的工作,簡單說,就是那些因為種種理由而被遺棄、走失,甚至主人過世的寵物,會被她接過來,幫忙照顧、陪伴、醫療,直到有下一個有緣人肯收編牠們。但不是每一隻毛孩都那麼幸運,有些因為年紀大了,有些身體有病、有障礙,會讓潛在的領養者卻步。妹妹就是其中之一。

牠九歲,若換算成人類年齡,已是個白髮蒼蒼的老太太。牠溫馴、安靜,不亂吠,也不在家裡亂大小便。雖然眼角有些老年斑,走起路來有點慢,卻總用一雙溼溼的、帶著信任的眼睛望著你,一副與世無爭的樣子。

起初,妹妹只是被安排來我們家過個周末。妻子的同事臨時有事外出,拜託我們幫忙照料幾天,主要是早晚遛牠一圈、補一下飼料、水碗清乾淨。說實話,我原本對此有些保留,生活已經夠忙碌,還要照顧一隻狗?但孩子們一聽到「可以養狗!」立刻像過年一樣雀躍。

「爸~那我可以幫牠洗澡嗎?」、「我可以帶牠去操場嗎?」、「牠會坐下嗎?會握手嗎?我可以訓練牠嗎?」我不禁笑出聲。她們早已把這隻臨時客人當成了家人。

我們全家臨時上了「實習狗主人」的訓練班。孩子們爭著早起去遛狗,傍晚也輪流牽著妹妹出門。那幾天,我家附近的巷弄裡出現一幅奇景:一隻緩步而行的老狗,身邊圍著兩個孩子,像護衛一樣小心翼翼地守著她。妹妹也樂得享受這份關愛,不時停下腳步、轉頭,望著身邊的小主人們。

但狗不說話,我們也只能用感覺去理解牠。我發現,妹妹每到傍晚,她會安靜地坐在窗邊,望著外面,那神情,像是思念什麼。或許,她還記得過去的家,還記得某個總是呼喚她名字的人。那人或許已不在,或許只是無法再愛她,但對一隻狗來說,過往的記憶是鑲在骨頭裡的忘不了。

我們跟妹妹一起生活的那幾天,孩子學到的,不只是遛狗與清理大便,更是一種「責任感」。他們開始懂得,每一個「養寵物」的決定,不只是為了擁有可愛的玩伴而已,而是一份承諾,一個需要持續履行的承諾。

「如果妹妹一直找不到家,我們可以一直照顧牠嗎?」有一天,孩子這樣問我。我愣了一下。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要養一隻狗,不只是買飼料、幫牠洗澡、帶牠散步那麼輕鬆。牠會生病、年老,甚至會走得比你早,而你必須陪著牠走完。那是一段完整的生命旅程,不是三分鐘熱度能撐得住的。

我最後只輕聲地回了一句:「我們可以先陪牠多一點時間,但妳要記得,如果真的決定養,就不能再說不要了。」孩子點點頭,抱緊了妹妹。妹妹沒說話,卻彷彿懂了什麼,也輕輕地蹭了蹭她的臉。

過了一周,妹妹被接回了中途之家。這幾天,我們家客廳變得冷清不少,孩子們一回家總習慣望向那個妹妹曾躺過的墊子,然後沉默一下。那份空缺,不只是狗狗離開的痕跡,更是一次溫柔的生命教育,在他們心裡留下的餘燼。

在這個「可以點外送、可以退貨」的時代,我們太容易習慣「可選擇性地愛」,卻忘了責任本就不是建立在「我喜歡」的前提上。實習狗主人的生活雖然短暫,卻讓我們全家人學會了一課:生命不是玩具,動物不是陪襯。一旦決定牽起一隻爪子,就要準備好一輩子都不鬆手。也許,我們暫時不能養一隻狗,但我們可以學著做一個「準備好去愛」的人。那是比擁有還更重要的事。

妹妹,謝謝你讓我們當了一回實習狗主人。你或許不知道,你也曾短暫地教會我們什麼是愛的重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