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一個國家除了軍事政治的硬實力外,近年更重視國家的軟實力。根據一項最新指標調查,中國大陸、韓國的軟實力都上升,尤其韓流席捲全球,更被視為指標。
根據「品牌金融」今年初發布以全球軟實力指數對聯合國全部一百九十三個會員國進行年度評估,美國仍是全球軟實力第一名,但因為民調期間歷經總統大選,使美國的國內外影響力下降,評分略降。
報告中引人注意的是,中國大陸首次超越瑞士,成為軟實力排名第二名,瑞士第三,這對中國大陸近年致力大國治理的全球戰略,頗具意義。
中國大陸在世界旅遊及旅遊指數中躍升至第二位,得分七十二點八分(滿分一百分),創歷史新高,並首次超越英國。這項進步可歸功於中國大陸為提升全球形象而採取的戰略舉措,包括「一帶一路」基礎設施項目、對永續發展的重新重視、更強大的產品品牌以及疫情後重新向遊客開放。
今年在巴西舉行的COP30氣候峰會,在美國川普政府消極抵制氣候變遷的影響之下,中國大陸今年首次宣布減碳目標,且積極填補美國的空缺,反而使中國在氣候峰會中的角色格外受到關注。
在「品牌金融」八個軟實力支柱中,中國大陸在六個項目取得具有統計意義的顯著進步,根據報告,中國已著手改善其國際形象認知的不足,尤其是在「人民與價值觀」方面,今年排名上升了十八名。整體而言,去年排名最低的五項特質提升最為顯著:「慷慨」、「友善」、「與其他國家關係良好」、「易於溝通」和「有趣」,這些評比都有助提升中國在全球的良好形象。
反觀美國,雖然繼續保持全球軟實力指數榜首的位置,得分為七十九點五分,但這個分數較以往停滯不前。分析指出,可能是由於國內政治緊張局勢以及民調期間正在進行的總統競選的兩極化所致。受此動盪局勢的影響,美國的聲譽指數受到衝擊,排名下降四位,排名全球第十五位。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在「友好度」方面排名第一百二十四名,突顯其在軟實力方面的重大弱點。
在前一百名的排名中,韓國進步最為迅速,排名上升三位至第十二位,其軟實力得分提高了二點二分。這項提升主要得益於知名度的提高,因在八大支柱指標中的六項指標上取得的顯著進步。
韓國在「技術創新」和「科學領導」都獲得了肯定,同時,K-pop在全球的成功以及廣受好評的電影和電視節目,也提升了韓國在藝術、娛樂和媒體領域的得分,更提高了其國際知名度。
韓國自二○○○年後致力於文化輸出,不僅韓劇、韓流打進西方主宰的主流娛樂,韓團成員也已多次代表韓國在聯合國、亞太經合會等國際會議上演講,擔任行銷韓國的代言人。
韓國稍早因前總統尹錫悅宣布戒嚴而使政局動盪,但韓國立即處理危機,並辦理總統重新選舉,化危機為轉機,由而提升其國際形象,展現韓國維護民主制度的韌性。
中東國家的軟實力並不顯著,但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表現搶眼,阿聯近年積極投入職業運動賽事,並憑藉其在商業貿易、國際關係和整體影響力方面的出色表現,穩居第十名。
台灣並非聯合國會員國未列入評比,但他山之石,可以借鑑,尤其以台灣在國際上的特殊處境,提升軟實力更是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