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季妙
他是多重障礙的孩子,而今二十餘載已過,當年的小孩已長成大人,身體抽長茁壯,加重了家人在照顧上的困難。
他無法和人溝通,簡單的指令也是二十多年來訓練的成果,但僅僅是簡單的動作,例如:不可以、坐下等等,雖然聽懂,但不代表會照做,或儘管當下照做,也可能在瞬間又失控。這於他而言是常態,所以願意收留他的機構少之又少,儘管收留了也待不久,因為他不可控的行為太多了,直到遇見她。
她是愛心家園的老師,而我是家園的義工。每次要帶身心障礙學員出遊就是一件浩大工程,但我看到老師們總是不畏辛勞去規畫與探勘,因為他們想讓學員們也能享受一般人生活的樂趣,而就在一次次陪他們出遊的過程中,我觀察到她與他的不容易。
通常家園分配給義工陪伴的,都是比較乖巧的對象,但我們還是手忙腳亂,而老師,每次出遊都是自己帶他,我笑說他倆好像是連體嬰一般,她對他的疼愛與耐心,令人動容。
平時他會抓著物品咬,所以滿臉是口水,老師會隨時幫他擦拭;他的玩具時不時就掉地上,老師會引導他自己撿,他不願意時,老師就一手拽著他,一邊彎腰拾起;他無法靜下來,又不懂危險,所以老師得隨時牽著他、勾著他,保護他不受傷。
我最常看到的畫面是他一邊咬著玩具,一邊繞著老師轉,老師必須不斷地切換左右手,讓他順暢地繞著轉,如果來不及,老師就得跟著轉,帶出去幾個小時,這狀況就維持幾個小時,說不累是不可能的,但是老師始終帶著微笑。
搭捷運時更是挑戰,他時不時就想站起來,所以老師一定得站在他面前,當他躍起時,老師得輕聲安撫他坐下,跟他說快到了,這時他會乖乖坐下,不一會兒,同樣的狀況會再一次、又一次,直到抵達目的地。
過程中,如果他聽話,老師會開懷大笑,抱抱他,稱讚他很棒,儘管他臉上的表情沒有任何變化,老師依然繼續誇獎他。老師跟我說他都聽得懂,雖然我是看不出來,但是我相信老師說的話,因為老師對他的愛令我感動。
雖然他有多重障礙,但是因為遇見她,一位用真心疼愛慢飛天使的老師,她用愛克服障礙,讓他能安心住在家園,我覺得這就是人間最美好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