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時.節氣】立冬 橙黃橘綠皆是詩

文/張梨美 |2025.11.06
70觀看次
字級

文/張梨美

今兒的風比昨兒涼了些,立冬了!

立,建始也,冬季自此開始。冬,終也,萬物收藏也。《說文解字》:「冬,四時盡也」,即一年四季的結束。立冬,意味著萬物進入休養、收藏狀態;草木凋零、蟄蟲休眠。

中國古代,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相當重視節氣立冬。這一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大夫,迎冬於北郊。祭黑帝元冥,車旗服飾皆黑。為何選黑色、在北郊?五行學說中 ,四季和方位存在著對應關係。春對應東方、屬木、色屬青;夏對應南方、屬火、色屬赤;秋對應西方、屬金、色屬白;冬對應北方,屬水、色屬黑。

農業時代,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冬季是享受豐收、休養生息的季節。辛苦工作了一年之後,體力耗盡;加上天氣變冷,急需補充營養。是以立冬最直觀的習俗,體現在吃上面。台灣有「補冬」習俗,喝一碗香噴噴的補湯,或邀三五好友或全家人聚在一塊,星空下吃著火鍋,談天說笑;福建、潮汕一帶則以吃甘蔗代替進補,這時甘蔗已成熟,吃了不上火,同時有愈來愈好之意。在進入最後一個季節的立冬日吃甘蔗,不啻倒吃甘蔗,愈來愈甜。

中國北方有立冬吃餃子之俗,取「交子」諧音,意指立冬乃秋冬季節交會之時;老南京人為了抵抗冬季溼寒,入了冬特別注意吃生蔥。蔥,性溫味辛,可以幫助排毒排寒,通氣活血,減少疾病的發生。吃飯時灑上青白玉般的蔥花,再澆上幾滴香油,細嚼冬天裡的一道好風景。

立冬三物候:一候水始冰,水面初凝,未至於堅也;二候地始凍,地面開始凍結,但未到裂開的程度;三候雉入大水為蜃,雉指野雞或大型鳥,蜃則是大蛤蜊。古人發現立冬後,天上的大鳥不見了,海中則開始出現巨大蛤蜊,古人以為是雉跑到水裡變成了蜃。這也反映了古人對於天地之間,生命循環往復、生生不息的一種素樸認知。

深秋初冬,有秋天的色彩斑斕,有冬天的空寂凋殘。騷人墨客筆下,獨有一番韻味。

※李白‧〈立冬〉

夢回盛唐,詩仙李白在外漂泊雲遊。迎來了北風吹起清霜冷絮的冬天,送走了秋水共長天一色。這一日,立冬,天氣相當寒冷。夜色來襲時,大地更透著一股冷冽之氣。客舍羈旅,小火爐上溫著一壺酒,酒香慢慢地慢慢地瀰漫著小客棧。爐下紅紅的炭火,微微發出劈劈啪啪的聲音。詩人獨斟獨飲幾杯後,豪興不減,想提筆寫首詩直抒情懷。起身走到書桌前,一看,毛筆僵硬,墨汁凝固。哈哈哈,李白大笑幾聲。心想,正好可以偷懶不寫了!就好好觀賞庭中月色吧!一杯又一杯,映著詩人的鄉愁。醉眼微醺,只見明月皎皎從窗紗悄悄溜進來,灑在書桌上,灑在硯台上,灑在墨漬花紋上。似醉非醉、恍恍惚惚間,月色墨花幻化成大雪滿山村。

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

有詩香酒香,有劈啪響的小火爐,還有盈室月光化做山村積雪。想像力豪放奇誕,李白不愧是繼屈原之後,最具個性、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淡淡幾筆,一幅寧靜又夢幻的初冬景象躍然眼前,閒雅舒適中透著濃濃暖意。

李白(西元七○一─七六二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有「詩仙」美譽,和有「詩聖」之稱的杜甫,並稱「李杜」。

※紫金霜‧〈立冬〉

宋詞人紫金霜,生平不詳。一年立冬日,斜陽晚照時分,庭中已然蕭瑟淒清。詞人無暇傷懷,而是興致盎然地期盼著,等一番寒徹骨後,迎來梅花撲鼻香。

落水荷塘滿眼枯,西風漸作北風呼。

黃楊倔強尤一色,白樺優柔已半疏。

門盡冷霜能醒骨,窗臨殘照好讀書。

擬約三九吟梅雪,還借自家小火爐。

看了一下午的書後,詞人暫且將書放下,緩步踱到書房門口。門一開,一股寒冷的霜氣撲面而來,心志精神不禁為之一振。靈光乍現,原來今日立冬了。走到花園裡一望,荷塘裡滿是枯莖敗葉,一脈凋零頹唐,哪還有留得殘荷聽雨聲的詩意?秋天的西風,也漸漸轉為冬季的北風在呼嘯。呼呼呼地吹過身旁,吹過一身倔強的黃楊樹,依然青翠如故。吹過纖柔細長的白樺樹,枝頭樹梢葉子已半稀疏。恰向晚時分,夕陽餘暉灑下來,灑在我的窗扉上,正好伴著我讀書寫字。詞人一邊往書房走一邊想著,待三九天最是寒冷,梅花開得正好時。再帶上暖烘烘的小火爐,到郊外去賞雪詠梅。天地白茫茫,我與梅花、共傲雪凌霜!

中國曆法將冬至到立春這段寒冷時間,每九天畫為一階段,謂之「九」,共九九八十一天。三九,乃冬至後連續的三個九天,是一年中最寒冷時候。

最喜「窗臨殘照好讀書」,一幅溫馨恬雅意象。窗扉下,人兒捧著書,斜陽照進來。淡淡的金色的光,流淌在一字一句、一揚眉一凝眸間。書、暖暖的;心、暖暖的。

紅葉紛紛滿階頭,未品濃秋已立冬。升個小火爐,溫一壺濁酒,看黃花帶露,數梧桐葉下。找一方端硯,鋪一張宣紙,細雨與筆墨齊飛,橙黃橘綠皆是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