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課題】 學習放手

文/邱怡菁 |2025.10.14
48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邱怡菁

五年前,我在社區樓下撿拾被住戶丟棄在垃圾桶一角的緬梔花,經過換盆和施肥後細心地栽種,三年後終於盛開粉色花朵,為我教室後院增添活躍的生氣。從教室的玻璃窗望去,花朵與綠葉隨風搖曳,十分靈動。它就像個穿著碧衣的小書僮般在我身後的窗外挺立著,每回在它投影的綠蔭下習寫書法,總不寂寞。

這五年間,它不負期望地開枝伸展,個頭愈長愈高大,已經超出兩百公尺的高度,枝幹也愈長愈粗壯,像是個青春期的青少年,肩頭也日漸開闊了。今年夏天,緬梔花枝頭如期開展繽紛的花朵,隔著窗子好像都能聽到她們迎接夏日時開懷的喧鬧聲。

然而,幾次的大風吹過,竟把緬梔花吹倒在地,很是心疼。正納悶著是不是因為風太大才導致緬梔花被吹倒,我的好朋友告訴我,是它長得太過高大,原來的盆子已經無法乘載它的重量了,頭重腳輕的結果,當然隨便一陣風就能將它吹翻。

我原本想換其他的盆子讓緬梔花有更大的空間生長,這樣我的後院就會有更碩大的綠蔭。然而無論我幫它更換再大的盆栽,仍然限制了它底部根系的發展,我的私心是否使它失去原本可以與天地共存共榮的機會呢?

幾經思索後,我決定將它移植,放手讓它在大自然的土地裡自由發展,葉子可以毫無限制地接受天地間雨露與陽光的滋養,它開出的花,將超越盆栽的局限,枝幹能向左向右無限開拓伸展,它的根會綿延滲透到土壤裡,超越限制,實實在在向下扎根,自在活出上天賜予它最原本的樣貌。

緬梔花的花語有聖潔、清淨的象徵,它也寓意著放下內心的執念,追求平靜。這株緬梔花教會了我許多人生的功課:一開始它用三年的不開花提醒我,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有他們的花期,要適性的澆灌,使每個孩子的能力可以依照他們的時間成熟。它也用跌落碰撞在地的軀體告訴我,每個孩子成長到最後,父母都要學習放手,這需要智慧與勇氣。過度的保護圈養,會讓孩子的發展受到束縛,無法讓天賦自由。成熟的愛不是自私的控制占有,而是放手與成全。

緬梔花的新家在我教室前面朝南的大農場,從我的走廊遠眺,就可以見到它歡快地向我招手。從曾經不被人看好遭到棄養的命運,如今跨越到另一個嶄新的生命階段,未來將會開枝散葉拓展燦爛的旅途。有一天我老了,走過它身邊,看見它長成一棵能為人遮蔭的樹,會想起曾經的故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