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溫小平
孩子生得少,對孩子們的教育更應該重視。夫妻如果觀念不同,則需要好好溝通,找出適當的方法,避免戰火燎原,傷到孩子。
我兒子念國中時,成績殿後不說,他更是怕了念書,視去學校為畏途。因我大妹住在美國,丈夫認為在美國念書比較輕鬆,就建議送他去美國。
當丈夫花費許多時間填表、準備資料,直到要繳費前幾天,因為需要付出的金錢很驚人,且是一條漫長的道路,我們陷入長考。同時,美國大妹也表示,如果我兒要去美國,父母必須陪伴,她不會負責我們孩子的教育。
大妹說的沒錯,這不是她的責任,我們更不能把孩子丟給她,自己在台灣隔岸觀兒子。哪想到,丈夫竟然說:「妳是媽媽,妳去美國陪讀。」
我當然反對,一來我不願意為了孩子夫妻分隔兩地,很可能毀了婚姻;二來辛苦賺的錢,幾乎全要花在兒子身上,對辭職成為自由業的我,是很大的壓力。當我表明反對時,丈夫勃然大怒,怪我不早點說,他已經花費許多工夫準備資料,甚至還說,兒子非去不可。
我想到一招退路,就說:「你問兒子,說不定兒子根本不想去。」我算押對寶了,兒子果然反對,甚至大哭不已,認為爸爸要送他去美國,是因為不愛他,只愛妹妹,所以要把他送走。
最後,兒子沒去美國,繼續在台灣的教育中受折磨,幸好,他勉強考上大學後,總算開了竅,從此愛上念書,還主動考了研究所。但這件事,給了我很大的提醒。如果你們也正面對兒女的教育問題,必須謹慎處理。
溝通後達成共識
無論孩子念私立或公立學校,是否參加安親班、才藝班、補習班,甚至填寫高中、大學志願等,夫妻都要一起討論,更要重視孩子的心願,畢竟繳學費的是父母,到學校念書、參加各樣補習的是孩子,強迫手段除了引發夫妻戰火,傷了夫妻感情,也會造成孩子抵制,誤以為遭到拋棄,跟父母離心。
的確,幼年孩子需要父母的愛與照顧,被迫離開父母身邊,讓孩子飽嘗孤單,或是在學校遭到霸凌欺負,也無處可訴,這種影響是很長遠的。
不宜為兒女相隔遙遠
有些人為了陪孩子到國外念書,夫妻相隔遙遠,久而久之,可能婚姻也會生變,非常划不來。為了兒女犧牲婚姻,是否表示你不夠愛另一半,重視兒女勝過婚姻?還是,你認定對方不會變心?你要下這樣的賭注嗎?
若要送孩子到國外念書,建議高中畢業以後。除了他們這時較懂得照顧自己之外,也有了國家意識,學成願意返國貢獻心力。父母只要送他出國,安排妥當後,不必長久作陪,也不會因為距離遙遠而造成夫妻隔閡。
偏差教育要不得
孩子已夠少,還重男輕女,非常要不得。父母的偏心,很可能導致孩子的心態偏差,幸運的,自立自強自己拚天地,就怕有的自暴自棄,反而變成社會問題。生就要養,養就要教,教就要愛。也就是說,父母教孩子不能偏心,孩子有了偏差行為就要糾正,這才是正確的育兒態度。
同時,即使孩子學業成績不良,也不要用言語羞辱、暴力處罰。每個人各有所長,父母何妨找出孩子的特長,不要只聚焦在國英數理,這幾年不少運動選手或咖啡、甜點師傅獲得國際大獎,就是一個很好的啟發。
孩子眨眼就會長大,父母給予的愛,會讓他走在成長路上,不覺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