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漩渦】正視不舒服的感覺

文/吳娟瑜 |2025.10.01
41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吳娟瑜

「砰!」地一聲,女兒小萍回到家,把房門大聲關上。媽媽李芬正在書桌電腦前和客戶對談,看到女兒不如往常地來打招呼,她放下手邊工作,前去詢問。

˙What:被欺侮了?

小萍看到李芬敲了門進到房間,立刻打開雙臂,尋求媽媽的安慰。

原來是小萍課後輔導的教室,鄭老師,一位有家室,習慣和學生嘻哈應對的數學老師,他讓女兒感到很不舒服,可是又害怕自己是不是多心了?

在媽媽的鼓勵下,小萍描述的狀況如下:「下課時間,鄭老師要我單獨進辦公室,那裡空間很小,所以我貼著後面的門站。我以為老師要罵我上課愛講話,沒想到,他看我的眼神怪怪的,又伸手把我拉靠近他,右手還放到我肩膀上很久。他要我用功念書,以後進國中,競爭多……鄭老師的手一直放在那裡,我嚇壞了,馬上轉身開門,跑回座位。下一堂課,鄭老師若無其事地繼續上數學課,我卻很難過,不知道自己發生什麼事……」

˙So What:護衛女兒有方向

李芬一聽就明白女兒的感受,她不希望小萍一直活在委屈求全、自吞傷痛的人生軌道,她問的第一句話不是:「妳很傷心嘍?」,而是「告訴媽媽妳生氣的是什麼?」

「情緒漩渦」的底層,有不當觸摸的反彈,有渴望據理力爭的憤怒,這個部分要引導女兒全面正視。

接下來,李芬告訴女兒「性騷擾」的定義(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而做出和性別有關之行為。︱︱性騷擾防治法第二條規定),並且正視「不舒服」的感覺。

「寶貝,當妳一發現不對勁,轉身就離開那間小辦公室,妳已經做對方式保護自己了。現在我們沒有證據,沒有人證,不過我們可以有後續處理,明天我和妳爸爸在下午五點去教室,大家把話講清楚。」

˙Know What:制止不當的接觸

李芬在一家科技公司擔任人資室經理,公司是有「工作性別平等法」、「性騷擾防治法」宣導,也邀請過律師和性別專家演講,她明白女兒碰到什麼情形。

她教導小萍,今後與人互動,至少注意三項重點:

第一:眼神上,是否有超過界線的暗示?

第二:言語上,是否有曖昧稱讚和答應給予 財物補償?

第三:肢體上,是否有不當的觸摸和控制?

「並不是每個靠近的人都別有心機,妳要練習在第一時間懂得冷靜判斷,並且適時保護自己,像妳今天轉身快速離開小辦公室就對了。」

媽媽李芬在「幸福導師班」課堂中,分享教導女兒對「防治性騷擾」的經驗,她沒有驚慌失措,也沒怪罪女兒「怎麼傻傻地給碰?」,並且討論「如果換一間教室,可以接受嗎?」

隔天,李芬和老公在下午五點,穿著正式,態度嚴謹,他們到教室表明對「前一天女兒的事情」不滿,請鄭老師改善。

「是、是、是……」鄭老師滿臉通紅地連說三個「是」,低著頭不敢正視家長,還低聲說了兩個字「誤會」。

李芬的老公正楷也不是省油的燈,他建議鄭老師今後有什麼提醒學生的事,請在公開場合,例如:坐在教室邊角的辦公桌交代學生;再欣賞的學生也應保持距離,尊重學生的身體空間。

鄭老師點頭如搗蒜,沒有任何一句反駁,後來夫妻倆也辦理退款,經得小萍的同意,安排到另一家教室上課。

聽完李芬描述一家人如何機智處理性騷,大家給她熱烈掌聲,因為帶領兒女成長,需要察言觀色,也需要冷靜機智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