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晶晶
毛蟲變蝴蝶是我們從小聽到大的故事,但是蝶種很多,蟲蟲也各自不同,今天見識到奇妙的小龍,你期待小雙尾蛺蝶長大後的樣子,會是什麼模樣呢?
外觀變化 雌雄差異
綠色的幼蟲,長大依然能一身翠綠嗎?基本上只能告訴你,幼蟲時期的綠色,的確能延伸到結蛹時期的外觀,是一種體型差異極大,小者體型有如灰蝶,大者甚至可及小鳥。此外,從小到大,小雙尾蛺蝶從卵開始就不斷在變化著,想像一下綠色的終齡幼蟲於枝條上化蛹的包裹模樣,牠的蛹非常奇特,彷彿如纖維狀的外皮小瓜以懸掛姿態吊在枝頭,外觀的綠乍看之下有點像植物的果實,這個過程是否符合牠幼年時期的特殊性?
長大後的小龍就不再是綠色的,牠變成翅膀底色為黃白色,前翅外半部有黑褐色帶紋及黃白斑點,後翅臀區有藍綠色紋,最顯著特徵是後翅各有一對匕狀尾突,且雌雄體差異大,雄蝶後翅尾突近於平行,雌蝶後翅尾突分開角度較大,這些差異通常與生殖行為、內分泌系統與遺傳因素的影響有關。
食腐蝶種 多產寄生
小雙尾蛺蝶屬於廣食性蝶種,寄主植物為大麻科的山黃麻、石朴與豆科的合歡以及台灣地區的馬鞍樹等,成蝶除訪花外,最愛吸食腐果、死屍與排遺等。
雌蝶通常會把卵產在領域範圍內的寄主植物體上,但也有不少種類產在寄主植物附近的樹皮、落葉、石塊等雜物上,甚至有直接將卵粒拋落的種類。卵粒單產及成卵塊產下的種類均存在,而且不乏一次產卵數百粒成一群的多產情形。
一般來說,這種蛺蝶數量不多,飛行又快速,很難觀察,如果真的有興趣觀察牠們,可能要到台灣本島海拔1000公尺以下的低海拔地區去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