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萬里
颱風來襲的夜晚,根本不想開伙,櫃子拿出兩碗泡麵,撕開調味包與油蔥包擠入麵碗裡,熱水直接澆入麵體約八分滿,蓋子貼回筷子輕壓,我跟老公對坐相望,「簡單吃個泡麵,真好!」連瓦斯都不用開,飲水機直接沖泡。
泡麵用泡的跟用煮的,口感大不同,單純沖泡,吃的是回憶。
大學住宿,租房在當時的舊眷村,一間四人、上下舖,每人配得的空間只容許一張單人書桌、塑膠衣櫥與鐵製書架,頂陽春也頂便宜,不含水電,一個月租金一千一百元。
四個女生來自澎湖、金門、馬祖與家住台中的我,小宿舍一住四年,我們情同姊妹。那時最常覓食的地方是夜市,酸辣湯餃與刀削酢醬麵是女孩們最常果腹的食物,不是好吃,而是便宜又頂餓,離家求學的女孩,一餐得控制在三十元以內,那時的自助餐,點三樣青菜加半碗白飯,二十元。
我們每晚流連在夜市,只能眼睛吃冰淇淋,逛完一圈還是走回老地方喊出四碗酢醬刀削麵,免費的湯喝到飽,父母給的生活費每月只會結餘,不會超支。宿舍人手一支電湯匙與鋼杯,不是拿來電壞人,是用來煮水煮泡麵,在家的時候泡麵很少吃,父母說泡麵吃多了會變木乃伊,因為防腐劑加很多。
住宿舍吃泡麵的日子是大考那周,晚上準備開夜車不想出門,四個鋼杯水裝七分滿,放入電湯匙,水滾放入麵體與調味包蓋上蓋子,總有人喊出「吃泡麵了」。四個女生盤腿坐在磨石子地上,泡麵獨有的香味充斥小屋,只是一碗泡麵,我們連一根麵條渣渣都不放過,也總有人出聲「如果加顆蛋、放點青菜就好了」另一個說「再加二顆貢丸更好」、「配花生麵筋是絕配」、「考試加泡麵,才是標配啦!」
宿舍吃泡麵的時光早已翻篇,單純的泡麵香停留在試卷上頭。
不軟爛的泡麵吃來滿嘴的回憶,老公說:「只有我們這代人對泡麵懷有特殊的情結,那個時代背景無法複製。颱風天吃泡麵可能過時了,最應景的是颱風天要去逛百貨公司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