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是救急飲品嗎?

文/穿山甲  |2025.11.07
48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穿山甲 

許多人去麻辣火鍋店裡,都會攜帶或點一瓶牛奶,以減輕吃辣後,那滿口的灼熱感;又或者,會在咖啡裡添加許多牛奶,來壓低咖啡的苦澀味道;許多影視電影裡,也時常描述有人中毒之後,主角利用牛奶救人一命。聽起來牛奶好像是萬能的「救急飲品」,但它真的這麼神奇嗎?

要弄清楚這件事,得先了解牛奶裡到底藏了什麼?一杯牛奶大約含有88%的水,其餘依次是醣類、乳脂肪、蛋白質、維生素與礦物質。醣類以乳糖為主,乳脂肪則含有脂肪酸、磷脂質與固醇類,蛋白質主要有酪蛋白與乳清蛋白。

解辣解苦 效果各異



當你吃下辣椒時,裡面的辣椒素會刺激口腔的痛覺受器,讓大腦誤以為你「燙傷」了,隨即啟動降溫反應,讓你流汗、流眼淚、流鼻水或滿臉通紅。這種辣椒素是脂溶性的,也就是說,它喜歡待在油裡,不易溶於水,就是為什麼你喝再多水都沒用。雖然水可以帶來清涼感,但反而會讓辣椒素跑到口腔各處,接觸到更多痛覺受器,讓你愈喝愈辣。牛奶中的乳脂肪與酪蛋白可以將辣椒素包覆起來,把它們從痛覺受器上帶走,減緩辣椒素帶來的痛覺與灼熱感。然而對於其他辣味化合物,緩解效果則不一定相同。

在苦味方面,苦味來源五花八門,像是咖啡中的綠原酸與咖啡因、苦瓜的葫蘆素,以及某些藥物裡的生物鹼都會產生苦味。會覺得苦是因為苦味分子與口腔中的苦味受體結合,從而被大腦感知到苦味。一般來說,抑制苦味的方法有3種:

利用其他食物進行物理或化學作用,讓苦味分子改質。

阻止苦味分子與苦味受體結合,以阻斷苦味的感知。

透過其他味覺或香氣與苦味相互作用,混淆大腦的感受。研究顯示牛奶或奶粉可以抑制咖啡因、食品、植物萃取物與藥物的苦味。然而,我們常接觸到的苦味化合物眾多。牛奶無法完全中和或消除大部分的苦味分子。

解毒能力 效果有限



至於牛奶能解毒嗎?在許多戲劇小說以及民間說法,牛奶常被視為中毒時的「急救藥」。確實,牛奶中的蛋白質可以起到緩衝作用,保護食道與腸胃黏膜,稀釋與減輕毒素侵害。然而這僅僅只是減緩人體吸收毒素的速度,沒有中和或排毒的效果,體內的毒素量不會減少。如果是重金屬中毒,重金屬會與生物體內的蛋白質結合或鍵結,進而阻斷酵素功能,體內的運輸系統、細胞與蛋白質也會無法正常運作,並累積在肝、腎,以及骨髓之中。牛奶可以與體內的蛋白質競爭,讓重金屬與牛奶中的蛋白質結合,產生螯合物沉澱,藉以減緩人體被毒害。然而,牛奶中的蛋白質有限,與重金屬離子結合的效果也有限,這使得解毒效果不佳,並且也不是所有的重金屬都可以與牛奶結合。假使毒素已經被人體吸收,牛奶也很難起到保護作用。再者,短時間內飲用大量的液體,容易引發嘔吐。如果毒素具有腐蝕性,嘔吐會造成食道的二次傷害。

牛奶確實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飲品,也能在特定情況下緩解辣味與柔化苦味,但並不是萬能的解藥,無法對抗真正的毒素。若真的懷疑中毒或已有中毒症狀,最正確的做法是立即就醫或撥打救援電話,依救護人員指示操作。盲目喝牛奶解毒,可能會延誤就醫時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