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類與水果類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提升免疫力,還能促進毒素代謝。圖/123RF
如何透過適當的飲食與生活習慣提升排毒機能,維持身體健康,是許多人關心的話題。圖/123RF
文/莊淳涵(新光醫院營養師)
現代生活中,稍不留意可能觸到環境汙染物、食品添加物或其他影響健康的毒素。如果身體無法及時的排毒,可能導致慢性疲勞、消化不良與便祕、皮膚暗沉長痘及免疫力下降等症狀。人體主要依賴肝臟、腎臟、腸道、皮膚及肺等器官,透過糞便、尿液或汗水將毒素排出體外,維持體內環境平衡。因此,如何透過適當的飲食與生活習慣提升排毒機能,維持身體健康,是許多人關心的話題。
哪些食物幫助排毒
有許多天然食物可以提高身體抗氧化能力,幫助抵禦外在自由基的侵害,減少細胞氧化損傷,進而提升免疫力,這些稱為排毒食物。
1.促進抗氧化及抗發炎
含硫化物的十字花科蔬菜(花椰菜、高麗菜、羽衣甘藍),含有槲皮素的(蘆筍、蘋果),以及薑黃素都是優質的植化素來源,可降低體內的氧化壓力。另一方面,亞麻仁、核桃和奇亞籽等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材,也助於降低體內發炎。這些抗氧化及抗發炎的食物能保護肝臟與腎臟,維持良好機能。
2.富含維生素C蔬果
蔬菜類(甜椒、糯米椒、番茄)與水果類(芭樂、奇異果、台灣土棗)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除了具有抗氧化作用、提升免疫力,還能幫助肝臟進行穀胱甘肽還原作用,促進毒素代謝。
3.豐富膳食纖維食物
全穀類(燕麥、糙米、藜麥)、雜糧類(地瓜、南瓜)及蔬菜類(秋葵、甜菜根、黑木耳、海藻)等,含有豐富的水溶性與非水溶性纖維,有助於腸道蠕動促進排便、吸附體內多餘的脂肪與毒素排出體外。
4.富含益生菌食品
良好的發酵食品(納豆、泡菜、無糖優格)富含益生菌,可改善腸道菌相,減少有害細菌的生長。此外,富含膳食纖維的蔬果類或全榖雜糧類食物可做為益生元,提供好菌所需的營養。
5.水與無糖茶類
充足的水分攝取不僅可以提升新陳代謝,也可以幫助腎臟藉由尿液排出毒素。每人每日應攝取量是成人體重每公斤×30mL,可另外搭配薑茶或無糖檸檬水變換口味。無糖茶類中綠茶含有兒茶素可幫助利尿也助於抗氧化,是很好的日常排毒飲品選擇。
無毒生活健康飲食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加上不良的飲食習慣導致營養不均衡,體內產生多餘的代謝壓力,進而形成「毒素」,因此許多人將「排毒」視為健康管理的重要目標。
1.避免常吃加工食品
均衡攝取六大類飲食獲得充足的營養,維持身體的正常運作,減少攝取高糖、高鹽、高油的加工食品,選擇原型食物來減少毒素的攝取與避免造成肝臟及腎臟的負擔。
2.每日攝取足夠蔬果
選擇2~3種不同種類蔬菜,每日建議蔬菜3份以上(一份蔬菜煮熟後約半碗),搭配兩份水果(一份約一個拳頭大),確保獲得多種植化素與膳食纖維。
3.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充足的睡眠是身體修復的重要關鍵之一,應避免熬夜讓身體各器官維持良好運作循環。過度酗酒及香菸中的尼古丁也會增加氧化壓力引起發炎,損害肝細胞而無法有效排毒素。
4.適量運動排汗代謝
適當的運動有助於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身體同時可以透過汗腺排出部分脂溶性或重金屬相關的毒素。
人體的排毒功能本來就相當完善,但往往會因不良的飲食與生活方式造成毒素累積,加重體內負擔。試著將這些天然食物融入日常中,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幫助身體打造最佳的排毒與解毒系統,就能讓自己更加輕盈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