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足跡】鹽水溪散策 文/蘇佳欣 |2025.08.31 語音朗讀 289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雞屎藤優雅不臭 圖/蘇佳欣溪畔水筆仔榮枯 圖/蘇佳欣漁筏紅樹林光影 圖/蘇佳欣 文/蘇佳欣暑熱漸消,正適合外出走走。我參加了一場鹽水溪的生態攝影活動,地點選在安平寵物公園步道,主題是拍攝鹽水溪的白鷺鷥。雖然現場確實能見到牠們,但手上只有手機,畫面裡的鳥兒往往只是小小白點,難免覺得可惜。不過,抬頭望去,一片油亮的綠,映襯出大地的生氣,帶來意外的樂趣。說起來,以前來這裡散步運動,總覺得沒什麼可看,甚至嫌空氣裡混雜著一股「味道」,不宜久留。台南這條鹽水溪自東向西流,到了安平一帶準備入海。臨海的河水帶著溼黏感,和山間清澈的溪流截然不同;即使環境經過整治,水裡依舊流動著鹹鹹的氣息,讓空氣中瀰漫著濃濃海味。河海交界的植物自然地生長,特別是紅樹林的水筆仔,有的茂密、有的乾枯,靠著呼吸根吸收氧氣、過濾鹽分,像是吃著海風野味長大的孩子。陸地上蔓生的雞屎藤,雖然花名不雅,但指甲般大小的紫心白花卻十分優雅。湊近去聞,的確有股屎臭,但和海邊鹹味相比,反倒覺得這股野氣也別有意思。步道旁還有昔日的防空洞,早已廢棄多年,如今經過彩繪與綠化處理,成了另一種景觀。牆上繪出的白鷺鷥,就像從綠色大地振翅飛上天空,栩栩如生,也彌補了手機無法清晰捕捉鳥類身影的遺憾。攝影老師指導我們,拍風景要抓住「剛好的角度」,讓主體與光影保持曖昧又和諧的關係──既要彼此分明,又要互相融合。像是綠植與水中倒影間,最好再摻入一點天空的顏色,但又不能直接黏在一起。這次活動學到了取景技巧,也讓我明白:攝影需要耐心去等待,慢慢去體會。 前一篇文章 【蒔花物語】小胖葉療癒魔法 多肉新手變身綠手指 下一篇文章 【純植生活】甜蜜長果桑 化身毛毛蟲的驚喜 熱門新聞 01響應零飢餓 日光寺廣贈公益米2025.10.1002佛光山大明寺、宏法社 獲頒苗栗縣績優宗教團體2025.10.1003【走讀城鄉】 多元藝術大師楊英風及其美術館2025.10.1004香港佛光緣美術館 唐代宮廷服飾復原展2025.10.1005輝達進駐北士科 可專案設定地上權 2025.10.1006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佛教與青年—佛教青年成功立業之道2-22025.10.1007【人間小品】 歲月的浪淘沙2025.10.1008【美味食光】交換早餐2025.10.1009【生活快門】全台最老郵筒2025.10.1010施莫會2025.10.1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視覺DJ】佇立【植感時光】龜紋木棉好吸睛【草木堪為友】翅果鐵刀木 黃色花序像燭台【綠意行腳】湖光山色美濃行【森活日誌】我家的文旦故事【藝象空間】漫‧蔓‧慢 從感官、科技與靜心的當代工藝對話 作者其他文章【生之喜悅】兩個一半 快樂成雙【綠手指筆記】松葉牡丹【植感滋味】小黃瓜薄荷優格【人間小品】窗台小花【果然日常】紅肉李露 夏日甜美墨韻【植感時光】蕨美森林有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