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拼圖】迷霧之境:八斗子與大坪海岸的低語

文/瑞奇 |2025.08.27
81觀看次
字級
從大坪海岸眺望基隆嶼。圖/瑞奇
蹲踞於潮間帶的海豹岩。圖/瑞奇

文/瑞奇

登上八斗子漁港旁的防坡堤,閉眼任憑海風吹過耳畔,潮聲低語,一連串的想像在心中緩緩展開。

八斗子,與台北的北投有著相同的語源──凱達格蘭(巴賽)族語中的「女巫」;另外,基隆尚有「瑪陵坑」意指「女巫的墳墓」,「槓仔寮」的「槓仔」則為「陷阱」之意,均源自於平埔族語。基隆這些特殊地名,帶有雲霧迷濛、奇幻詭譎的意味,更像是一段記憶的回聲,提醒著旅人:山與海之間,從不缺故事,只怕你不願傾聽。

這看似平凡的濱海半島,有過一段地理變遷的縮影。

潮境公園附近的七斗山,過去原為一座離島,日據時期因規畫北部火力發電所填海造陸,方與台灣本島連結,成為如今的半島。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為興建八斗子漁港,將昔日的聚落與遺址夷為平地,歷史被潮水吞沒,只餘耆老口中的記憶:最早的定居者杜氏家族,由對岸乘船而來,落腳於今日潮境公園一帶的「舊厝門口」,與平埔族共生共存,共築起這塊土地最初的模樣。

順著港灣的水泥小徑,我來到大坪海岸。這裡不只是觀光祕境,更是數萬年浪濤與岩層交織而成的海蝕平台,宛如大自然繪製而成的地質畫布;尤其春季時,整片平台覆上鮮綠海藻,如寶石閃耀,大坪因此獲得「綠寶石祕境」之美名。眼前這片平台,不僅壯麗,腳下的岩石更蘊藏著深遠的生命印記。

在礁岩與山崖峭壁間,發現幾處清晰的「生痕化石」(ichnofossils):那是古老海洋生物爬行、挖掘、棲息所留下的軌跡,如同化石日記,靜靜印在岩面上,訴說著千萬年前這片海床的生命故事。提醒我們:生命曾在這裡綿延不息,如今所踏之處,原來早是生命的舞台。

退潮之際,踩著溼滑的石路前行,來到海豹岩前。這塊形似海豹的岩石,蹲踞於潮間帶,面向遠方的基隆嶼,如同一位不語的守望者;然而,眼前卻也映入了令人憂心的一幕──遊客任意攀爬,垃圾零落其間。這片神聖與靈性的場域,顯然已逐漸被人類的輕忽所蠶食。

海豹岩不該只是鏡頭前的背景,而是一種象徵,一個向大自然鬼斧神工致敬的所在。當我們忘記了尊重,也就忘記了這片土地過去所承載的重量與記憶。

從八斗子的歷史殘影、大坪海岸的海蝕奇觀,到海豹岩的孤獨守望,讓我深感自然與人之間的關係正在快速變化。我們以旅遊為名,走入這些原本沉靜的土地,卻常忽略了土地需要被理解、被尊重。原民語中的「八斗」曾意味著神聖,這不是誇飾,而是一種提醒:腳步所至,皆是責任。

願這處「女巫之地」的神祕與壯麗,能在世代交替中被溫柔對待,讓潮聲繼續低語,讓古老的痕跡在未來仍有人願意聆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