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助穩定心跳 病竇症候群新希望

陳玲芳 |2025.08.21
42觀看次
字級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50歲葉先生因跑步突發眩暈昏倒,確診病竇症候群,心電圖顯示每日多次心搏停止,最長達2.85秒。醫師提醒,病竇症候群(Sick Sinus Syndrome)因心臟竇房結功能退化,導致心跳過慢、停搏或快慢不均,常見於50歲以上族群,盛行率約0.2至0.3%。

奇美醫院中醫部部長許堯欽指出,病竇症候群患者可能出現心悸、眩暈、疲倦、突發暈厥等症狀,嚴重時恐引發心臟衰竭或意外。心電圖顯示竇性心搏過緩、竇性停搏或竇房傳導阻滯,突發心搏停止更可能在爬樓梯、騎車等情境下導致危險。

西醫建議植入人工節律器,但葉先生有所顧慮,轉求奇美中醫部許堯欽醫師診治。經診斷為心腎陽虛、氣血不足,開立補中益氣湯、八味地黃丸及生脈散加減,搭配藥膳與生活型態調整。治療兩個月後,葉先生眩暈、心悸症狀消失,心率從每分鐘50升至58次,心電圖未再顯示心搏停止,暫無需植入節律器。

許堯欽說,人工節律器雖能穩定心跳,但需7至10年更換電池,且日常生活需避開強磁場、手機等,十分不便。中醫提供輔助治療,針對氣血虧虛等體質,採補氣養心、溫腎助陽或清熱化痰逐瘀等療法,改善症狀與生活品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