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聊音樂】阿爾卑斯山的清新氣息~ 鱒魚五重奏

文/維尼老師  |2025.08.14
37觀看次
字級
圖/九桃
圖/九桃

文/維尼老師 

舒伯特是古典音樂史上的藝術歌曲之王,在短短31歲的人生中,就創作了六百多首藝術歌曲;更難能可貴的是,雖然數量驚人,但絕非粗製濫造,裡面有不勝枚舉的珠玉之作,舒伯特的藝術歌曲,可以說是人類藝術與文明的瑰寶。

舒伯特在1817年、20歲時創作了名曲《鱒魚》,這首曲子的歌詞取用自十八世紀德國作家舒巴特的同名詩作,歌詞以第一人稱敘述:「在一條明亮清澈的溪水中,有鱒魚快活地游來遊去,一個漁夫帶著釣竿站在岸邊,想釣起魚兒,我暗自希望,只要溪水清澈,漁夫休想得逞。但漁夫不願久候,立刻就把溪水弄濁,我還來不及多想,他已提起釣竿把小鱒魚釣到水面,我滿懷激動的心情,看鱒魚受到欺騙。」

《鱒魚》這首歌曲的旋律優美、流暢,充滿了浪漫色彩;歌曲旋律與鋼琴伴奏巧妙結合,生動的描繪了鱒魚在水中游動、嬉戲的場景,以及被捕獲時的掙扎,正如音樂學者說的,這是一首「情節波瀾起伏的抒情歌曲」。

這一首曲子在當時便深受大家的歡迎,1819年舒伯特22歲時,陪同歌唱家好友伏格爾回到位於阿爾卑斯山的故鄉史泰爾,受到當地熱愛音樂的礦場主人彭嘉納的熱烈接待。由於彭嘉納非常喜愛《鱒魚》這首歌,便希望舒伯特根據《鱒魚》主題創作一首鋼琴五重奏,舒伯特欣然答應,並在回到維也納後完成作品,也就是膾炙人口的《鱒魚鋼琴五重奏》。

這首作品相較於一般室內樂,有兩個特別之處,通常「鋼琴五重奏」都採用鋼琴與弦樂四重奏——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的配置,但舒伯特卻使用鋼琴與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大提琴各一的組合,使得音域的跨度更大、低音也更為渾厚。另外,一般室內樂都是四個樂章,而舒伯特這個作品卻有五個樂章,其中第四樂章便是應彭嘉納之請,特地以《鱒魚》主題及六個變奏寫成。以下是《鱒魚》主題:

《鱒魚鋼琴五重奏》源於阿爾卑斯山之旅,加上歌曲《鱒魚》原本就充滿輕快活潑的性格,所以這首作品不像其他浪漫派室內樂所具有的高亢激昂的情感,而更像是在阿爾卑斯山的鄉間散步般,散發出輕鬆樸實的氛圍;同時各樂章的主題也如歌唱般,讓人感到溫暖、親切,又優美動人!

親愛的朋友們,不管是歌曲或是五重奏,有機會不妨找來聽聽,感受一下阿爾卑斯山的清新氣息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