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珍妮佛
我的衣櫥裡有許多連吊牌都沒拆的套裝和小禮服,因為平常根本沒有適當的場合可以穿,所以買來之後就原封不動地閒置著。還有各式羽絨外套和長短版厚大衣,台灣天氣實在沒有冷到需要它們「出櫃」,所以也一直被長期冷凍。更有許多尺寸不合、款式顏色也非自己喜歡的眾多衣服們,莫名其妙地藏身在我的衣櫥裡。
「零碼出清」、「買一送一」、「換季特賣」……就是讓我衣櫥被「冗物」霸占的罪魁禍首。每當接收到這樣的關鍵字,腦波即弱到毫無抵抗力地被「教唆」前往,好像如果沒有趁「連布錢都不夠」的此刻下手,就會抱憾終身似的。即使知道「為買而買」是該戒掉的壞習慣,但每次面對促銷折扣的誘惑,就又「感性贏了理性那一面」,買買買,哪次不買啦!
於是陷入了看著失心瘋購入的衣物「尸位素餐」,然後因為爆棚和亂塞而必須定期斷捨離時,一邊整理、一邊數落自己「真是夠了」;但只要接收到「指令」時,卻還是又理智斷線地趕著去亂買一通的惡性循環中。
為了避免每每看著衣櫥就忍不住罵自己的戲碼總是一再重演,也不希望再被「買了穿不到、實在太討債」的罪惡感包圍,我鐵了心要痛改前非。現在忍不住心動又打算行動時,我會先打開容量已滿載的衣櫥,說服自己別出門了,以免「誤入險境」。
如果還是無法克制抵達特賣會現場時,也一定要留意皮夾上自己事先打好的預防針──貼好貼滿「三思而後刷」的小紙條,提醒自己要先確認是「想要」還是「需要」,別再栽在自以為「撿到便宜」這件事情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