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味】 餐桌上的父親

文/劉洪貞 |2025.08.04
45觀看次
字級

文/劉洪貞

父母相繼過世後我很少回娘家,除了年紀漸大不堪舟車勞頓之外,也不想睹物思親,然而經不起弟弟夫婦再三邀請,我還是趁連假回家一趟了。

用餐時,弟弟邊幫我夾菜,邊介紹和菜相關的故事。那揮動筷子的身影如父親生前一樣,是那樣熟悉、溫暖,也讓我想起父親健在時,餐桌上的種種趣事。

小時候家中環境差,要養育六個孩子不容易。或許是困頓長智慧,父親除了上山砍柴、撿漂流木變賣,也四處打零工,就是希望多兼差多點收入,好讓一家能溫飽。

雖然收入不穩定,但日子還是要過,父親憑著吃苦耐勞的過人毅力,在逆境中求生存,讓家人的日子逐漸順遂。而且為了帶給子女正能量,他不僅從不在我們面前提生活的艱辛,還會利用每天全家共餐的機會,用幽默的方式說些和蔬食相關的趣聞。例如:茼蒿菜被稱為「打某菜」的典故,我們聽了雖有點感傷,卻又忍不住噗哧而笑;每次有韭菜上桌時,他就會引用古代詩人對韭菜的歌頌,其中杜甫的「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是他最常提的。

他就是這樣,為了讓家人開心用餐,總是用心良苦地製造和諧溫暖的氣氛。透過不同的菜餚,說著不同的意涵,看似說教卻是說著食物帶給人們的不同美味,讓我們在滿足了口腹之慾之餘也長了知識,並讓我們從中體會一絲一縷來之不易,要學會珍惜和感恩。

很慶幸父親走後的二十多年來,每次家人用餐時,弟弟都傳承著父親愛家人的方式,讓我覺得父親依然健在,他的笑聲暖語一直都陪在我們身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