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少雯
《弟子規‧入則孝篇》言「居有常,業無變」:居,是起居作息。常,是循序漸進有規律。業,則有多樣的解釋,工作職務如商業、農業;學習方面則稱學業、修業、畢業、業精於勤;財產可謂產業、家業、祖業;功勳上有偉業、功業;佛教用語上有善業、惡業、三業。
《弟子規》中所說的「業無變」,則是指做事要有常規,有一個模式,不要隨性之所至突然改變,讓人捉模不定。這種無法預測的改變,會讓父母親擔憂,是不孝的行為。
從古至今,不論是家庭生活、家人相處,或士農工商的人際往來,總有一個眾人可遵循的做事方式和待人的態度。家教好且具仁義道德者,不論居家、為官、從商或任何工作,必是穩定且有常規,值得信任,讓所接觸交往的人都能安心。這種常規性與穩定性,是很重要的。
「居有常,業無變」,用簡單的兩句話提醒我們,不論大人、小孩,都不要成為一個無法捉模的人,生活正常、起居正常、工作正常,才會安定幸福。該上學、上班的,就不要沒事逃學或請假溜班,讓父母、老師、職場上的老闆同事都能安心,必能處處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