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覽勝】 漫步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

文/瑞奇 |2025.07.15
41觀看次
字級
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早課。圖/瑞奇
興濟宮虎邊憨番。圖/瑞奇
大觀音亭泥塑彩繪〈二虎遊林〉。圖/瑞奇
興濟宮藥籤。圖/瑞奇

文/瑞奇

台南北區成功路上一處廟埕內,台疆祖廟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並肩而立,靜靜述說三百餘年的風霜與信仰。兩座古廟始建於明朝永曆年間,起造年分僅差一年,初由軍民於府城尖山南坡創建「觀音宮」,後發展為今日的大觀音亭與祀典興濟宮。兩廟雖屬不同宗教體系,命運卻早已緊緊相連,共同管理、並列而立,如同歷史的雙手,托舉著一方土地,共生共榮。

來訪時適逢早課,一位師父領著數位居士於正殿誦經持咒,聲音如涓涓溪水,流經木構古梁與牌匾。香煙裊裊升起,陽光灑入廟宇深處,光影與誦聲交錯,沉浸其中,心神也隨之澄明。

正殿神龕最深處,觀音佛祖戴著金冠,後面的金色圓光如日輪。觀音佛祖前為斗姥天尊──道教中掌管北斗、救苦救難的女神。她的雙手分別捧持日與月,其他臂膀則持蓮花、法輪、木魚等器物,動靜兼具,氣象莊嚴。最外側另一尊觀音,手捧淨瓶低眉含笑,似正凝視著芸芸眾生。三尊神像,自內而外構成一層層信仰的遞進與護持,佛道合一,無需界分。

正殿門旁,分立著兩尊氣勢逼人的守門神,哼將握乾坤圈與金鞭,哈將持定風珠與金鐧,神態各異,一靜一動,共同守護著廟宇的莊嚴與神聖。

三川殿左右牆面,為一對大型泥塑彩繪作品〈龍虎壁〉,出自安平剪黏名家葉鬃、葉進祿父子之手。左為〈蒼龍教子〉,右為〈二虎遊林〉。龍壁中,一條老龍在雲霧中盤旋,幼龍從浪濤中奮起,有龍傳神志、祈雨濟民之意象;虎壁則描繪兩隻猛虎穿行林間,小虎昂首咆哮,躍然牆面。

步出大門轉向興濟宮,一抬頭,即看見屋簷墀頭上「憨番抬厝角」的泥塑,頸繫雲肩、服色樸實,明顯異於鮮豔的交趾陶。他們無聲撐扶起的,不只是屋脊,更承接著庶民對神明的祈望。

興濟宮主神為傳說中的醫神──保生大帝。廟中設有「藥籤」,抽籤流程講究,須依科別抽籤後,方可至藥櫃拿取籤紙,再於家中正廳焚香迎神,並於煎藥香爐插香,才算圓滿。這套儀式不只是民俗,更像一場心靈的沉澱。

除龍虎壁之外,兩廟中懸掛或矗立著數十面匾額與碑碣,跨越清領、日據與民國時期,既是歷史見證,也是文字美學的展現。這些匾額、碑文與藝術創作,皆出於名師之手,如葉進祿、蔡草如、潘岳雄等,不僅留下墨痕與歲月的痕跡,更保存了一筆筆祝禱與期盼。

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不僅是廟宇,更像是一部歷史長卷,以泥塑、木雕、鐘聲與香火,將信仰與生活緊密織在一起。來到這裡,感覺自己彷彿一位時間的行者,靜靜地在廟埕間與先人交心,與神明對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