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換位思考與化解分歧

 |2025.07.11
165觀看次
字級

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日前在歐洲議會演講時,直指貿易摩擦及俄烏戰爭是中歐現存的兩大分歧,這顯示中國大陸外交部長王毅稍早的歐洲之行,未能成功說服歐盟,進而讓本月底在北京舉行的中歐領導人峰會蒙上陰影。

大陸外長王毅上周訪問歐洲,主要是為了中歐峰會預作安排,中歐相關各方針對分歧各述己見後未能達成一致,接下來就由北京峰會接續商議。

王毅歐洲行期間,以宏觀角度評價中歐關係;定位中歐是夥伴不是對手,合作是主基調和壓艙石;雙方不存在根本利害衝突,具有廣泛共同利益;雙方應在此一框架之下,通過溝通處理分歧。同時堅持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維護國際規則和國際秩序,與歐盟加強戰略溝通協作,意圖中歐聯手共同應對美方沉重關稅壓力。

歐盟對於中國的定位是:合作夥伴、競爭者、系統性對手,多年來中歐時而夥伴、時而對手,有分歧也有對話。相較中方的宏觀視野,歐盟是以個案看待中歐關係。

首先是經貿摩擦,目前中歐經貿逆差逾三千五百億美元,是故中歐需要再平衡,包括減少中國過剩產能出口歐洲、為歐企提供公平對等的機會准入中國。

其次是俄烏戰爭,歐盟官員指中國堅定支持俄羅斯,從而加劇歐洲的不穩定、不安全,歐方不能接受北京一方面助長歐洲戰爭,同時尋求與歐洲建立更緊密關係。

三是對於稀土、氣候變遷,歐盟看重與中國合作對話。鑑於中國在稀土擁有主導地位,歐方急與北京積極接觸,並將在中歐峰會上敦促北京承諾放寬出口歐洲限制。對歐洲國家而言,北京既是全球脫碳實現零排放、應對氣候變遷的合作夥伴,也是清潔技術產業的競爭對手,顯示中歐既競爭又合作的複雜關係。

針對歐方提出的個案,王毅避談龐大貿易逆差,僅以維護國際自由貿易體系悄然帶過,並否認在俄烏戰爭中實質性支持俄羅斯,至於稀土則指這從來不是、也不應成為問題,只要遵守規定履行程序,歐企的正常需求自將得到保障。

中國在對外交往談判之際,往往先行建構框架,例如定位中歐是夥伴,突顯合作利益。對美國則設定三原則: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中美可以成為夥伴和朋友;雙方國情不同,有分歧很正常,合作比摩擦好,對話比對抗好。

面對北京自行設定的框架,歐美等國自不會當做依循準則,美國務卿魯比歐逕指中國是美國的競爭者,更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危險且勢均力敵的對手,但他亦稱雙方必須保持溝通,畢竟缺乏溝通恐將導致衝突。

盱衡歐美與中國大陸之間多年互動,兩方存在分歧是常態,並無礙於雙方接觸對話,關鍵是要找到妥善解決問題的辦法;若因分歧擴大就片面中斷對話,實非明智之舉。

韓國總統李在明批評前朝全面切斷與北韓對話是愚蠢之舉,他認為即使兩韓處於戰爭時期也要進行對話。談及如何改善兩韓關係,李在明提出了「換位思考」觀點,他以曾任律師處理夫妻矛盾為例解釋說,讓夫妻換位思考,更容易理解對方;兩韓關係亦復如是。

李在明的換位思考論,適用於兩韓,也可適用於兩岸。如今兩韓有了改變契機,唯兩岸卻看不出改弦更張的跡象,豈不令人扼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