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丹娜絲颱風的考驗

社論 |2025.07.12
87觀看次
字級

社論

台灣剛邁入「非核家園」,對綠能倚重日深,偏巧颱風丹娜絲這次從西部襲台,重創南部光電重鎮,宛如老天爺對台灣的太陽光電產業實施了一次抗颱的壓力測試,結果慘不忍睹。南部的嚴重災情反映了台灣光電設施的脆弱與缺陷,政府與業者應積極檢討改善、優化重建,不可一味掩飾真相、逃避責任。

中度颱風丹娜絲這次從台灣西部的嘉義登陸,由於中南部正發展成為台灣的光電重鎮,這次颱風嚴重毀損了中南部的光電設施,也造成慘重的電力災情,南部共有將近八十萬戶停電,許多地區停電五、六天還未恢復電力。

嘉義布袋新塭的水面型光電案場,完工不到兩年,大量的光電板被狂風吹翻破損,殘骸遍布道路、水中,畫面令人怵目驚心。不但颱風過後數天仍未清理完畢,破碎的殘骸被吹到其他地區,變成大型垃圾,民眾與環保團體更擔心破損的太陽能板釋出有毒物質,汙染水源與養殖魚類,破壞生態與環境。

屏東佳冬的離岸海上太陽能光電系統浮台也遭颱風巨浪侵襲潰散,大量的浮台殘骸與破碎泡棉綿延在長達數公里海灘上,甚至漂至高雄林園海灘、小琉球海域等地。這家公司的浮台技術開發計畫獲得經濟部補助一億多元,有國家級的支援,竟然如此脆弱,更徒生大量海邊廢棄物,也備受各界質疑。

颱風吹襲期間,中南部許多地區的光電板被吹翻亂飛,市區街道、國小校園都出現滿地碎裂的光電板,有的甚至插入民宅屋頂、路邊汽車,變成十分危險的致命凶器。

中央氣象署統計,近年每年侵台的颱風數目平均是三點二個,顯見太陽能設施需要抗禦強風暴雨巨浪是最基本的要求。按理這些太陽能模組或系統的耐用期限必須長達二十年以上;然而,為什麼一次颱風來襲,許多中南部剛建置不到一、兩年的光電板系統就如此不堪一擊?

太陽能抗颱最基本的是太陽能模組本身抗風承壓受力,及其支架、浮筒等固定系統,但台灣光電案場的建置對極端氣候下的抗風禦雨能力明顯不足。有業者透露,目前全台的太陽能模組大約有六成採用來自較便宜的東南亞廠商產品,抗風壓力係數僅台製品的六成左右,值得政府與各界深思重視。

尤其如今許多太陽能系統不只設在沿海或養殖場,更遍布在人口密集的市區如校園、家戶、小型工廠等建築物屋頂,一旦這些太陽能板抗風係數不足,固定支架又不夠牢靠,在強風吹襲下,到處都有不定時的危機,對居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已形成嚴重威脅。

最令人擔憂的是,光電弊案頻傳,官商勾結情事時有所聞,政府缺乏對光電計畫進行環境與風險評估,對於防災整備更付之闕如,不但多案無序開發如插秧式擴張,忽視自然災害的嚴峻挑戰;颱風造成災害後也只見替業者與自己推諉掩過,未見對業者的監督與資訊公開。

丹娜絲颱風吹出了台灣光電產業的結構脆弱等多重問題,下一個颱風也許很快又會來到,政府與業界應該在災難中學得教訓,重建真正安全、可持續的光電系統與能源政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