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氣象】名片

文/蔡淇華 |2025.07.04
86觀看次
字級

文/蔡淇華

我們曾多麼慎重地交換身世,把半生功名,摺成方寸,遞出時,指腹壓著某個頭銜的重量,遞出一方紙牌時,也隱藏著江湖的較勁。



清理書桌時,抽屜深處,翻出塵封已久的名片簿。那些細細收藏,睡著的名字,有的褪了燙金邊,有的暈開咖啡漬,有的黏著在透明封上,像被時間咀嚼過,失去甜味的糖衣,如今靜靜地躺在塑膠夾層裡。

翻閱著這些褪色的情誼,像一個個被遺忘的承諾,大部分早已過期:有人換了工作,有人退休,有人離開職場,甚至有人走出名片,悄悄地,登出這個世界。

記得在第一所公校認識的曾先生,聲如洪鐘,英姿颯爽,購書總能提供最周全的服務,給予最大的折扣。爾後進入新校圖書館後,仍找曾先生服務。一日他掀開上衣,露出「賓士Logo」的三芒星疤痕:「肝癌四期,剛動過刀。」見我一臉不捨,曾先生笑著勸我別擔心,還塞給我新的名片:「我每天慢跑三千公尺,死不了的。」想不到半年後未見他來校,才知他已早歸大化。

十幾年來,我一直捨不得抽掉他的名片,但這幾年做國際教育,收到太多名片,名片簿早已無法消化,今日忍痛取出,與其他失效的頭銜,例如倒閉公司的負責人,或是某校的退休主任,一起扔進碎紙機,讓齒輪咬碎整疊過往,化成新世紀的殘雪。

還是西班牙畫家達利有先見之明,他曾印製過一張「可食用名片」,材質是薄脆的餅乾,上面用食用墨水印著自己的名字。遞給別人時,他會笑著說:「現在你可以真正地『消化』我了。」

還記得初入社會時,每當看到一張張燙金的字體,密密麻麻的職稱,我會小心翼翼地收進名片夾的最前面,彷彿這樣就能沾上一些光環。那些「董事長」、「總經理」、「創辦人」、「博士」……一連串令人眼花撩亂的抬頭,像是某種象徵權力與成就的勛章。甚至我也曾羨慕地想,何時我也能印出那樣一張「分量十足」的名片,讓別人在接過時不禁多看兩眼。

那些年,認識一個人的第一件事,是遞出自己的名片,並小心翼翼地接過對方的。那是一種儀式,一種象徵,一種「我們此刻有交集」的宣示。當時或許是某個在燈火輝煌的會場、某次演講、某場飯局上,短暫的寒暄,印在掌心,餘溫未散。

我們曾多麼慎重地交換身世,把半生功名,摺成方寸,遞出時,指腹壓著某個頭銜的重量,遞出一方紙牌時,也隱藏著江湖的較勁。

記得初入職場時,一位朋友將剛收到的名片隨手放在桌上,沒注意到飲料打翻,濡溼一位大佬的名片,他臉色一沉,站起來質問對方,為何不愛惜自己精心向世界展示的臉面。原本和氣的氣氛瞬間凝結,兩人從爭執變成推擠,最後竟在餐廳演出一場令人尷尬的全武行。那一刻我才真正意識到,有些人,把名片當作面具,甚至當作武裝的盔甲。

曾在某個論壇見過一位傳奇企業家,旗下擁有十多家企業,但他的名片上,就像日本傳奇企業家稻盛和夫,只有一個乾淨的名字,和一個手機號碼。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原來真正的人之大者,不需要一張過於喧囂的名片,一如文學大家林語堂,在晚年遊走於東西文化之間,有人求他名片,他總是輕輕拿出一張紙卡,名與號照列,職業一欄赫然兩個字:「閒人」。他說:「閒,是人生最高境界。」

二戰時期的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他的名片一樣簡潔,但帶點戲謔色彩。據說有一次,一位年輕議員遞給他名片,上面列了長串頭銜,邱吉爾看了一眼,從口袋裡掏出一張自己的,上面只寫著:「溫斯頓·邱吉爾,英國首相(有時候是)。」

是啊,那些曾經讓人自豪的頭銜,不過是五日京兆。英文Title被翻譯為「抬頭」,失去之後,大多數人都要學會向這個世界低頭。

現在很多人不帶名片了。如果真的想認識一個人,會互相拿出手機,彼此掃Line的條碼,掃進虛擬名錄,記憶藏入雲端的某處,點開才能想起是誰。

在十幾年前臉書開始流行之後,愈來愈多人認識我。遇到陌生人,他們不會跟我要名片,只會說,老師我有加你的好友,記得加我,你是作家,你的名字就是你的名片。這句話起初聽來客套,卻讓我自慚。連海明威在巴黎時印製的名片,上面都沒有寫「作家」或任何職業,只有一句話:「Have whiskey. Will talk.」他曾對朋友說:「我不是靠名片讓人記住我的,而是靠我寫的字。」

但在這個世界上,曾與我文字照眼者,幾希。

我還留著一疊未發的名片,寫著那些終將褪色的職稱,等著一場場不知名的宴席,等著需要遞出它的理由。只期待某一天,失去頭銜,再無組織可依,不靠這紙上浮世,只說出我的名,便能讓你想起,我的名字曾如雪花片片,安靜地飄落在你捧讀的字裡行間,當你閱讀時,若感到一絲絲溫暖,那我的名便會緩緩消融,停在我最渴望的所在,你的心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