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生活學】 偶像之必要

文/曾箏 |2025.07.04
103觀看次
字級

文/曾箏

少時讀書,學校老師總要我們多看偉人傳記,多跟偉人學習。但除了作文考試能用上,那些偉人始終與平凡的我沒有關聯,畢竟,我不想當偉人,也不可能成為科學家與政客,偉人與我何干?一直到半百之後看到了她,終於有了偶像,有想要成為的楷模。

吳彥姝,一九三八年十月生,一直是話劇演員,直到二○一○年,被女兒接到北京,以七十二歲之齡踏入演藝圈,開啟發光發熱的第二人生。《去有風的地方》裡的謝阿奶,成為國民奶奶,也成為女子的銀髮想像。歲月風霜在她身上轉化成自信、溫柔、優雅與智慧,她不以年齡為限,所有人都可以是她的老師、朋友,她亦如稚子般純真,對所有事物都深感興趣願意學習。

五十歲之後,我開始感慨年齡的限制,然而這些喟嘆在看到吳彥姝之後,通通化為烏有,重新開始年少喜愛的文字書寫,努力克服自己的怠惰,積極尋找更好的工作,許是真心渴望,幸運之神願意眷顧,閨閣文字獲得青睞,新的工作也有好的結果。

心情沮喪不如意時,回頭看看吳老師,就能汲取一些勇氣與信心。新工作穩定後,因為某些緣故,消極了一段時間,追了不少劇,但也能算是另類的充電,今年,我又有了新的計畫,雖然實踐得有些慢,一步一腳印,踏實做自己,就是最好的風景。

我也希望,自己能成為他人的榜樣,讓人有「如果她都可以我也行」的想法,即便只是暫時擺脫陰影,也是正向的開始。有人告知因為我讓他以書寫日記排解心情,就讓我很開心,能有一點點影響力,往好的地方前進,也是成就之一。成就感正是金錢以外最重要的心靈糧食,那些不為金錢報酬仍時時挑戰自己的人,追求的就是成就感吧!

善善循環,世界會更好;自我成就,世界會更美麗。而這一切的啟蒙,源自曾信仰過的偶像,偶像重不重要,可見一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