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轉職】轉個彎 開啟新人生

文/吳政峰 |2025.08.19
42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吳政峰

曾經的我一度迷惘,但正是這些經歷,讓我重新認識自己,也找到新的價值。



過去二十年,我在大學擔任兼任老師,生活雖平凡,卻也穩定平順。然而,隨著少子化衝擊校園,課程減少,授課時數與收入不斷縮水,我開始感受到一種莫名的焦慮與不安──原來,這就是所謂的「中年危機」。

沒想到,真正的轉折還在後頭。兩年前,父親突然病倒,接著母親也中風,短短一年內,我失去了兩位最親的家人。當時,我與兄長一同承擔照顧的責任,雖然辛苦,卻也因此與父母建立起深刻的情感連結。回首那段時光,反而成為我生命中最珍貴的記憶。

處理完雙親後事後,我不禁思考:如果早點開始學習照顧的知識,是否能減輕他們的痛苦?於是,在護理師妻子的鼓勵下,我報名「照顧服務員」培訓課程,從零開始,期盼學習正確的照護方式,也為自己開啟人生新方向。

在取得長照小卡後,我進入社區型日照中心,擔任「居家服務員」工作,正式踏入長照領域。從教學現場轉到照顧現場,我重新當起學生,有幸在督導與同事的協助下,我逐漸適應新工作,至今已服務近半年。

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照顧癌末獨居長者劉阿伯。初見時,我既緊張又慎重,從協助進食、翻身清潔,到靜靜聆聽他談論死亡,那段陪伴讓我明白:照顧不只是技術,更是一種對生命尊嚴的回應。一周後他病逝,那段短暫陪伴的日子,成了我心中深刻的體會──照顧的本質,是讓人感受到被理解與被珍重。

另一段經驗來自失智長者「許爸」。起初,我以為重複的對話會令人疲乏,但卻逐漸發現:真正的陪伴,是在看似重複的片段中,慢慢累積出信任與情感。他雖常常忘記我是誰,卻總願意牽起我的手,一起走到公園數數字。有一次,他突然喊出我的名字,那一刻,如光劃破黑夜,也照亮了我的內心。或許記憶會消逝,但情感不會,只要照顧者願意靠近,每一次陪伴都蘊含著深遠意義。

人生走到中年,總會遇到許多挑戰與轉折。曾經的我也一度迷惘,但正是這些經歷,讓我重新認識自己,也找到新的價值。從教書轉向照護,我走上另一條人生道路,更意外地找回了內心的溫度與力量。

未來,我希望能分享這段轉變歷程,為正在照顧路上努力的家庭,帶來理解與支持。因為我知道,在那條看似孤單的路上,其實我們並不孤單──大家一直都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